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四川
四川
四川:眾籌文化院壩助推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1-10-29 11:13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1-10-29

  近年來,四川省眉山市丹棱縣將民間眾籌文化院壩作為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引擎和有效載體,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民間眾籌文化院壩建設,共建成民間眾籌文化院壩100個,探索出一條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眉山路徑。

  “眾籌”的概念早已應用於丹棱縣的公共文化服務中,社會力量通過政府引導建設,讓大院成為舞台,讓農民成為主角。不同於標准化的公共文化服務,土地上長出的文化大院更接地氣,更懂鄉村文化需求,還助推了當地產業發展,成為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的有力補充。

  《丹棱縣民間眾籌文化院壩建設標准》《丹棱縣民間眾籌文化院壩建設考核獎補標准》等文件近年來相繼出台,明確了文化院壩“四有”“四化”建設標准,即有組織機構,有活動院壩,有文藝隊伍,有文藝項目﹔活動經常化,形式多樣化,內容精品化,參與廣泛化。按照規定,有關部門對建成的文化院壩分別給予1萬元至3萬元的建設資金獎補,用300萬元的政府獎補資金撬動了3600萬元的社會資本投入。

  院壩建設初期,以丹棱縣齊樂鎮作平文化大院和張場鎮德祥文化大院為試點,以點帶面,逐步鋪開,結合打造縣級全域國家鄉村公園,引導和鼓勵利用風景區、萬畝柑橘園等,興辦了文旅農旅結合型和合作社結合型文化院壩。2017年,德祥文化院壩實現“不知火”等晚熟柑橘銷售收入600萬元,合作社社員戶均增收超6萬元。

  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當地還注重專業引導。建立健全群眾文化隊伍教育培訓制度,協調四川省文化館舞台藝術中心,組織市縣文旅能人、文化培訓機構開展各類文化培訓、講座300余場,受眾達1萬多人次,培養“下得田頭,上得台面”的群眾文化隊伍92支。

  社會參與為鄉村匯聚了文化振興之力。基於《丹棱縣民間眾籌文化院壩建設“百企聯百院”工作實施意見》開展的“百企聯百院”活動中,企業自願投資,100家企業結對幫扶100個文化院壩。通過愛心投資或捐助設施設備、贊助活動、提供產品和服務等方式積極參與文化院壩建設。眾人拾柴火焰高,各類文藝社團也積極參與到文化院壩的建設、管理和服務中來,免費或低價為文化院壩創作編排文藝節目、參與演出活動。群眾的熱情被極大調動起來,有的自願拿出自家住房和院壩改造為舞台、文化活動室,免費向公眾開放﹔有的自願出資購買演出服裝、設備道具﹔還有人當起了文化志願者,自願參與文化院壩的管理和服務。

  經過幾年的探索,眉山一大批文化院壩建成,促進了鄉村文旅繁榮興盛,促進了產業發展農民增收,促進了鄉風文明社會和諧,促進了鄉村振興文化先行,提升了群眾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為眉山文化強市旅游強市建設貢獻了重要力量。如今,“鄉村村晚”“文化惠民鄉村行”“戲曲進鄉村”等群眾文化活動在各地漸成氣候,每年開展1500余場活動,眉山人民搭建起了“自家門口文藝大舞台”“永不落幕的農民大舞台”。(王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