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年來,四川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長江經濟帶的決策部署,頒布實施《四川省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規劃》,結合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巴蜀文旅走廊等重大戰略,積極推動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四川段建設。
積極打造資源品牌。用好全省文旅資源普查成果,大力推動高等級文旅資源向文旅產品和品牌轉化。全省長江流域共有A級景區592家,其中5A級10家、4A級253家﹔生態旅游示范區60家,其中國家級3家﹔旅游度假區46家,其中國家級2家﹔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3個、重點村34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鎮7個、重點村162個,天府旅游名鎮39個、名村24個﹔天府旅游名縣25個﹔國家級、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分別為7個、37個。
建設巴蜀文旅走廊。全面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推動巴蜀文旅走廊建設見實見效、加快成勢。對照《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制定《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四川區域)建設實施方案》,定期召開四川、重慶文旅部門聯席會議,簽訂各層級文旅戰略合作協議63份,成立文旅合作聯盟11個,開展文旅公共服務協作13項,舉辦首屆巴蜀合唱節、文旅產品推介等活動118個,推出精品旅游線路70余條。
加快重點項目建設。依托長江流域特色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統籌培育一批高品質高水准文旅精品項目,實現文旅業態多元發展。2022年,全省長江流域在建文旅重點項目411個,年度計劃投資859.23億元,1至4月完成投資355.43億元、完成率41.3%。瀘州市300億元打造的中國酒城﹒長江生態旅游帶項目,以長江生態修復為首要任務,實現城市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經濟等全面發展和升級。
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專項調查石窟寺,完成文物保護工程20余項。三星堆、羅家壩、城壩、寶墩4處遺址考古發掘不斷取得新成果,三星堆遺址新發現的6座祭祀坑,出土金面具、青銅神樹等器物1萬余件。加快建設川陝革命根據地、江口沉銀、羅家壩遺址等重點博物館,打造十大文物精品展陳。出台《四川省紅色資源保護傳承條例》和《巴中市紅軍文物保護條例》等5部地方法規,筑牢文物保護防線、加強文物利用。
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充分挖掘歷史資源和文化特色,成功創作川劇《赤水河畔》、話劇《赤水河上的密電碼》《霧中燈塔》、雜技劇《兵工廠》等一批優秀藝術劇目。加強長江流域41個未達國家最低標准文化館、公共圖書館設施建設,實施長江流域182個公共圖書館、175個文化館、3379個文化站、36個美術館向公眾免費開放工程,組織加強國際國內宣傳推廣,持續提升四川長江地區文旅影響力。
上一篇: 四川對文旅企業進行考評並給予補助 |
下一篇: 2022年端午假期四川各地全力推動文旅市場加速回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