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高青縣立足縣情,針對村多村小、財力薄弱、文化專業人才少等實際困難,積極尋求突破,從“小”處入手,從“微”處著眼,充分調動和激發各方積極性,全力建設“小微文化”,構建起一張覆蓋全縣、延伸到基層的立體文化網絡,使文化服務惠及每名群眾,群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滿意度逐步提升,2015年在全市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評測中位列第1名。
一、布局“微書苑”,全民閱讀成風尚。高青縣原圖書館運營時間較長,基礎設施較為老舊,新圖書館正在建設中,還未投入使用,群眾面臨借書難、讀書難困境。為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讀書需求,創新實施了流動圖書館“微書苑”工程,在全縣企事業單位、繁華商業街、連鎖商店等建設小微圖書館、圖書角。“微書苑”工程以自行申報和集中配送為主,有需求的單位自主向縣文化部門申報,經縣圖書館對相關設施驗收合格後,予以挂牌並免費配備不等量的圖書,圖書產權歸圖書館所有,根據讀者閱讀速度定期更換。“微書苑”工程與社區、村農家書屋工程緊密結合,加強農家書屋管理,對利用率不高的村,實行紅黃牌警告制度,合理調配圖書資源。目前,累計建立小微圖書館(微書苑)803個,裝備各類圖書85萬冊,完成了縣鎮村全掩蓋,有效處理了大眾借書難、讀書難的問題。
二、扶持“微劇團”,下鄉演出經常化。為解決廣大農村群眾普遍喜歡戲曲和傳統地方戲曲面臨失傳的現實矛盾,自2014年開始探索實施鄉村“微劇團”工程。通過組織專業人員調查摸底,在全縣篩選出呂劇、京劇、東路邦子、民俗表演等傳統專業村50余個,出台政策鼓勵各專業村組建民間劇團。一是聘請省市專家、演員對微劇團予以業務指導,快速提升其業務水平。活動開展以來共聘請各級專家10余人次,開展30余次培訓活動。二是撥付專項資金,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微劇團”送戲下鄉進行扶持,提高開展活動的積極性,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先後涌現出青城東大張劇團、百花藝術團、綠野京劇團等115個草根藝術團體,其中能夠演出整場劇目(晚會)的知名文藝團體達到36個,共為36個“微劇團”發放文化物資和資金38萬余元。
三、打造“微課程”,培訓送到最基層。按照“培訓到最基層”的思路,自2014年開始在全縣范圍內實行“微課程”培訓活動,對全縣的文化輔導員、文化志願者、鄉鎮文藝骨干、村文化管理員等進行定期輔導、訂制輔導,提高文化素質和活動組織能力,為基層文化生活“造血”。針對鄉鎮文藝骨干、村文化管理員的培訓,地點設在各鎮辦和核心村,增強了培訓的針對性,節約了基層人員的時間和往返費用。在縣文化館或優秀鎮文化站對全縣文化輔導員、文化志願者、鄉鎮文化站長進行全方位的文化知識、活動組織等培訓,確保學得好、用得上。此外,縣文化館開設“微課程”文化日常培訓班,門類達到13類,每年招收學員2000余人,基本涵蓋日常文化活動所需。活動開展以來,共組織各類“微課程”培訓活動400余次,覆蓋了全縣的文化輔導員、文化志願者、鄉鎮文藝骨干、村文化管理員等,覆蓋率達100%。
四、實施“微訂單”,強化服務針對性。為充分滿足群眾對文化活動的不同需求,自2014年開始在全縣實施文化“微訂單”服務,制作印有縣文化部門的聯系方式和聯系人的“送文化下鄉”聯系卡,發放到各鎮辦、村居,實行“訂單式”服務,切實提高針對性,避免“為完成任務”而送文化的盲目性。去年以來共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500余場次,涵蓋了書畫、歌舞、戲曲、影視等多種文化形式,同時以點帶面,扶持典型。今年,該縣又在文化“微訂單”服務中創新加入“你讀書、我買單”活動,讀者通過“微訂單”向縣文化部門申報後,可以從書店自主購買縣圖書館未收藏到的圖書,看完後將圖書送至縣圖書館收藏,由縣圖書館按照比例予以報銷。
五、培育“微循環”,志願服務多樣化。建立文化人才庫,廣泛吸收各級優秀文化人才,著手組建縣、鎮、村三級文化志願者隊伍,鼓勵深入基層、義務指導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並派出文化輔導員定期進行指導,通過志願者服務將文化血液輸送到全縣的角角落落,實現“微循環”。目前,高青縣文化志願者隊伍總人數達到3000余人、各類志願者隊伍70余支,涵蓋戲曲、歌舞、健身、器樂、傳統文化等多個方面,他們常年活躍在基層,利用節假日、農閑時節進行惠民演出,深受群眾歡迎。
六、鼓勵“微節慶”,基層文化樹品牌。打破“千村一面,標准一致”的模式,破除“遍洒芝麻鹽”的工作方法,尊重基層單位的傳統文化基礎優勢,深入開展文化“微節慶”特色創建活動,評選打造文化特色鎮(街道)、特色村(社區)、特色機關、特色企事業單位,鼓勵立足自身優勢、發揮特長,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藝術節慶活動。去年以來,全縣80%以上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組織開展了文藝演出,9個鎮辦、30%的村居組織舉辦了形式多樣的藝術節,扳倒井集團的“二月二、龍抬頭、拜酒祖”大典,柳春園有限公司的黃河號子展演,高城鎮的書畫藝術節,蘆湖街道的龍舟節,縣經濟開發區的桃花節,唐坊鎮的稻草藝術節,花溝鎮的民俗文化節,以及各村居富有鄉村特色的藝術節,形成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文化建設新局面,基層文化生活呈現星火燎原之勢。(來源:山東省文化廳)
上一篇: 全國第五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閉幕 |
下一篇: 青島平度市四個強化推動文化產業提質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