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東
山東
山東以“項目化”方式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
發布時間:2016-05-05 11:07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6-05-05

  近年來,山東省文化廳著力創新工作思路,以項目化方式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聚力打造“一院”、“一堂”、“一區”、“一壇”、“一會”、“一項工程”和“一個品牌”,形成了一批工作亮點。 

  “一院”,即尼山書院。立足城市圖書館,創新推進“圖書館+書院”的公共文化服務模式,將現代公共圖書館和傳統書院有機結合,在全省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建設“尼山書院”。目前,全省共建成尼山書院130余個,基本實現公共圖書館全覆蓋。2014年以來,省圖書館尼山書院共舉辦國學講堂、孔子公開課、論語公開課等各類國學講座144場,現場聽眾1.5萬余人,觀看現場直播21萬余人﹔全省各級尼山書院舉辦各類活動3200余場次,參與群眾40萬余人次。 

  “一堂”,即鄉村(社區)儒學講堂以鄉鎮、社區、村居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主陣地,建設儒學講堂,廣泛開展經典誦讀、宣講輔導、道德實踐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在鄉村,鼓勵儒學研究專家、大學教授走出書齋,走向農村開設講堂,以儒家道德教化群眾,受到群眾熱烈歡迎。目前,全省已建成鄉村儒學講堂6100余個,開展活動2.6萬余場次,參與群眾320萬余人次。在城市,積極推動“尼山書院”功能向社區延伸,依托社區文化中心,推進“社區儒學”建設。目前,全省已建成社區儒學講堂2200余個,開展活動7200余場,參與群眾56萬余人次。社區儒學、鄉村儒學把優秀傳統文化和優良傳統道德送到基層群眾身邊,在提升群眾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建設文明社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區”,即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建設正式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上升為國家戰略。重點項目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尼山聖境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8.64億元,宮像區孔子像、大學堂已完成主體封頂﹔孔子博物館主體業已封頂,展陳方案已經論證完畢﹔魯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完成投資2億元,周公廟建筑群基址區域和東北角區域的綠化、游園路、遺址標識、城牆保護及配套附屬設施工程已基本完工,鄒魯文化園完成初步方案設計。 

  “一壇”,即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以開展世界不同文明對話互鑒為主題,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為宗旨,在世界思想哲學層面的中國原創高端對外文化交流平台。自2010年起,尼山論壇已經成功舉辦三屆,累計組織學術演講和文化對話交流活動100余場。今年將以“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走向簡約時代的人類生活”為主題,舉辦第四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 

  一會”,即世界儒學大會。由文化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其宗旨是在世界范圍內組織舉辦儒學研究活動,主導、推動各國各地區的儒學研究與發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人類社會的和平、和諧與進步。自2007年首次發起舉辦國際會議以來,世界儒學大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七屆,已成為一個弘揚儒家思想、研討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高端學術交流平台。 

  “一項工程”,即縣及縣以下歷史文化展示工程。按照縣、鄉、村三級逐級部署,分類推進,2015年重點推進縣域歷史文化展示工作,2016年全面部署推進鄉鎮和村級歷史文化展示工作,計劃於“十三五”末,全面完成歷史文化展示工程,實現每個縣、每個鄉鎮、每個村都建起歷史文化展示室。由省財政和省級宣傳文化專項資金,對縣域歷史文化展示工作補助5250萬元。截至目前,全省縣域歷史文化展示工作已全面完成,121個鄉鎮(街道)、268個村居(社區)建成了歷史文化展示場所。 

  “一個品牌”,即對外文化交流孔子品牌。以孔子為主題,整合文物、非遺、演藝、圖書等資源,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對外、對港澳台文化交流活動,有效擴大“孔子品牌”影響。在俄羅斯、澳大利亞、美國等多個國家設立15家“尼山書屋”,齊魯文化走出去邁出重要步伐。“2015東亞文化之都﹒中國青島活動年”在中日韓成功舉辦,期間組織150多項活動。省雜技團《鼓韻》參加中非合作論壇《中非時刻》文藝晚會取得圓滿成功。積極組織參加文化部2016年海外“歡樂春節”活動,共派出18批241人次赴泰13個國家和地區的19個城市參加“歡樂春節”系列演出、展覽、培訓等活動,取得圓滿成功。(來源:山東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