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東
山東
山東推動創意創新加快文化產業轉型升級
發布時間:2016-07-13 10:35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6-07-13

  近年來,山東充分挖掘豐厚的文化資源優勢,大力推進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著力發展文化新業態,推動文化產業加快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成為全省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引擎。“十二五”期間,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2015年達到2370億元,佔全省GDP比重3.7%左右 

  一是加快完善文化產業發展政策。大力推進簡政放權,積極放寬市場准入,優化文化產業發展環境,有效調動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積極性。制定出台系列文化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鼓勵發展文化新業態,推動文化產業做大做強。2014年9月,省政府出台《關於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意見》,提出27條舉措,支持文化產業發展。2015年,省文化廳、省發改委制定實施《山東省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行動計劃》,強化創新驅動,推進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內容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不斷激發文化產業發展活力。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等部門制定實施《山東省“互聯網+文化產業”行動方案》(魯政辦發〔2016〕4號),通過重點項目帶動行動、創業創新孵化行動、文化電商培育行動等多項行動,推動互聯網技術應用、創新成果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促進新經濟發展。 

  二是推動文化產業創意創新。以實施“互聯網+文化產業”行動為抓手,大力改造提升演藝娛樂、出版印刷、廣播影視、廣告會展等傳統文化產業,催生培育創意設計、數字文化服務、移動多媒體、動漫游戲、網絡文化等新型文化業態,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青島市齊魯文化創意產業園與青島島城服裝設計院校合作,通過“互聯網+”渠道,實現了創意服裝作品“每款一件”的線下體驗銷售與線上規模化量身定制相結合。時代﹒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網,全面整合文化園區、企業和項目等各類資源,開設業界動態、政策法規、項目平台和創意發現等20多個在線內容頻道,單日平均瀏覽量12-15萬人次,園區庫內園區達到1500家以上,佔全國總份額75%,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搜索平台。淄博市山東卓創資訊有限公司信息平台日均流量超過300萬次,擁有在線用戶200萬家,員工1300余名,並在北京、上海、廈門等地建設分公司,已成為國內大型資訊服務機構,在行業領域中佔據了全國前三、山東第一的位置。 

  三是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山東是文化資源大省,文化遺產資源豐富。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例,全省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8項、國家級名錄項目173項、省級名錄項目555項、市級名錄項目2054項、縣級名錄項目7513項,以非遺項目為依托的企業和經營業戶達到39170多個,年營業收入196.26億元,利稅30.11億元,從業人員達130萬余人。近年來,山東啟動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加大文化資源創意轉化力度,結合文化旅游、實景演藝、儒學教育及地方特色手工藝品等打造形成一批文化產業品牌,有效推進傳統工藝、文化資源與互聯網、文化創意產業等融合發展。阿膠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東阿阿膠企業在全國同行業首創文化營銷,實施“價值回歸”工程,建立阿膠養生體驗館,每年舉辦中國阿膠冬至滋補文化節,營業收入、企業利潤持續增長。東阿阿膠品牌入圍“2015最佳中國品牌價值排行榜”,位居滋補養生類品牌第一。濟寧市大力實施孔子文化品牌帶動戰略,利用“孔子文化”和“運河文化”等文化品牌優勢,積極實施“一縣一品”文化產業特色品牌創建活動,成功創建了曲阜國學培訓、梁山出版印刷、魚台草柳編、嘉祥石雕等一批特色文化產業品牌。煙台棲霞市積極為非遺項目搭建產、研、銷服務平台,探索“非遺+實體店+互聯網”、“非遺+中介公司”等模式,鼓勵扶持非遺實業公司,設立非遺實業化發展專項資金,走出了一條保護與開發並舉的特色之路。 

  四是加強載體平台建設。力推進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建設,促進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培育形成一批競爭力強的產業園區。煙台文化創意產業孵化器項目培育入駐企業達400多家,有2/3為互聯網相關文化企業,年產值近2億元,培養創意人才超過1500人,新增創意研發項目20多個。目前,全省建成各類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32個、省級各類文化產業園區(基地)249個。推動文化與金融融合發展,省文化廳聯合財政廳、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等部門,制定出台《關於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實施意見》,與中信銀行濟南分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有效破解文化企業融資難題。定期舉辦“文化項目社會辦”活動,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文化項目。推進文化產權交易平台建設,設立山東文化產權交易所棗庄分中心。建立山東文化產業綜合信息發布平台集文化產業信息發布、文化產業項目推介交易、文化產品展示宣傳等多功能為一體,已實現203個文化項目在線申報,涉及文化藝術服務類、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工藝美術品的生產、文化休閑娛樂服務新聞出版發行服務、文化信息傳輸服務等10大門類。大力支持雕刻行業協會、刺繡行業協會、動漫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建設,完善山東劇場院線運營模式,助力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五是大力培育和引導文化消費。組織實施山東文化惠民消費季活動,開展演藝惠民消費季試點,與中國建設銀行山東省分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聯合開發“齊魯文化消費卡”。組織開展“齊魯大舞台”城市惠民演出季,率先在濟南市組織60場精品藝術文化惠民演出,絕大部分演出票價在30元以下,積極培養群眾文化消費習慣。開展“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申報工作,推薦濟南、青島、淄博三市申報國家試點,組織實施山東省文化消費試點城市申報工作。積極推動文化產業園區、旅游景區、綜合文化中心、商業綜合體等開展“文化創意集市”建設,促進文化創意產品體驗、展示和消費。(來源:山東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