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積極推進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工作,研究出台相關政策措施,指導各地積極探索實施,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加強政策驅動,完善長效機制。在制定出台的《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關於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貫徹國辦發〔2015〕74號文件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中,都將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擴大政府購買服務范圍、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化運營等作為重要內容予以明確。各地根據本地工作實際,研究出台推進政府購買服務相關政策措施,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青島市先後制定出台了《青島市文藝精品創作扶持獎勵實施細則》、《青島市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若干意見》、《青島市關於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參與政府主導的公益性的文化活動和項目。
二是擴大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范圍。《關於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配套印發的政府購買服務目錄中,全部為在國家意見基礎上的新增項目。大部分市先後出台了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具體辦法和目錄。比如,日照《關於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通知》公布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目錄共63項,其中基本公共文化體育服務新增2項、公益性文化體育產品的創作與傳播新增5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民間傳統體育的保護傳承與展示新增1項、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的運營和管理新增1項、民辦文化體育機構提供的免費或低收費服務新增1項。政府購買公益性文藝演出和基層公益性崗位已逐漸成為各地工作常態。臨沂市財政列支資金120萬元,按照每場文藝演出補助4000元的標准購買300場,到貧困村進行演出。黃島區財政每年列支200多萬元用於扶持“小品進社區”巡演。嶗山區財政按照每人每年7200元的標准列支了社區文化管理員專項補貼資金。膠州市按照事業單位標准落實了街道社區文化專管員待遇。
三是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探索公共文化設施委托經營。青島大劇院建成後,委托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負責青島大劇院演藝經營等業務,每年安排國內外高水平演出200多場,成為文化惠民重要陣地。在明確鄉鎮(街道)、村(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主體責任外,鼓勵群眾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涌現出“眾籌模式”“村民自建”“企業出資”等多種新形式。廣饒縣樂安街道農民張金科建設農耕民俗館,成為東營市第一家以個人名義建設並免費開放的歷史文化展館。積極探索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途徑,努力實現雙贏。臨沂市鴻儒文化控股集團投資2000余萬元建設了鴻儒美術館,並免費向社會開放,一年來觀眾達到6萬余人次。山東貴信置業發展有限公司五蓮分公司依托開發五蓮文化廣場項目,投資500萬元建成五蓮縣文化館。日照名家美術館為民營美術館,市文化館提供400余平方米供日照名家美術館使用,開展公益性或半公益性美術活動,日照名家美術館每年投入10萬元承擔市文化館的館舍日常維護、物業保潔、安全保衛等,實現互惠互利,共贏發展。積極吸引社會捐資捐助。新加坡金鷹集團主席陳江和先後向日照市圖書館捐贈新館建設、圖書購買等資金3000余萬元。諸城市積極引導企業採取企業冠名、文企結對等方式,籌集資金3000多萬元參與20多個社區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接受社會各界捐助資金和捐贈實物折款1000多萬元。(來源:山東省文化廳)
上一篇: 2016青島國際劇院論壇暨舞台藝術與管理大師班閉幕 |
下一篇: 山東青島第二屆合唱藝術節啟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