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青島即墨市積極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以“文化興市”戰略為引領,以建設“文化即墨”為目標,聚力提升城市文化發展水平,榮獲全國“書香城市”、第六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金慧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一、建好用活文化設施,打造“有質量”的文化服務場所。
當前,利用節假日的時間,到圖書館看看書,到藝術展廳觀賞書畫展覽或者在村庄、社區的文化活動室跳跳舞,唱一段柳腔,已經成為不少即墨人的休閑選擇,而這離不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
一直以來,即墨市致力於建立並完善普惠性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為建設和諧即墨奠定了堅實基礎。2016年重點新建29處城市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並對33處城市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進行了提檔升級,建設完善了100處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同時,結合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和精准扶貧工作的要求,打造了10處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此外,新博物館建設工程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爭取早日向市民開放﹔圖書館全年接待讀者30.8萬余人次,圖書流通量達27.6萬余冊次,開展各類讀者活動50余項,被中國圖書館學會授予了“全民閱讀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即墨市也被授予了“書香城市”的稱號﹔文化館舉辦各類書畫、攝影展覽30余次,在全市開展文藝輔導10余期,服務群眾達上萬人次。
二、組織創新文化活動,打造“有色彩”的文化人居環境。
辦好群眾文化活動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利民工程,即墨市積極把握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歷史機遇,結合即墨發展實際,每年舉辦“廣場周周演”、“送戲進萬家”、廣場舞大賽、柳腔藝術大賽、惠民演出、送文化下鄉等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群眾文化活動上萬場,讓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使即墨的文化人居環境更加多姿多彩。在2016年引進中國大學生微電影創作大賽,擴大國際雕塑藝術節影響力的基礎上,2017年,即墨市將從為群眾謀求文化福利出發,計劃舉辦“市民文化季”系列活動,主要包括:邀請國內知名行業專家開展“即墨古城大講堂”活動,向市民開展文化歷史、家庭教育、科學普及等講座﹔開展“即墨故事”匯、即墨傳統文化教育講座、讀書征文等全民閱讀活動﹔圍繞城市發展,開展綜藝、戲曲等演出慶祝活動﹔以鎮、街道為單位,開展市民小品大賽,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天天有活動,周周有演出,月月有展覽,季季有比賽,群眾文化多點開花,也讓更多的即墨人沐浴在文化的陽光雨露中。
三、傳承保護文化遺產,打造“有回憶”的歷史文化長廊。
日前,即墨市公布了第五批即墨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有即墨大夫傳說、王吉故事傳說、高孝女傳說、即墨漁民號子、杻河大秧歌、即墨大鼓、七星螳螂拳、匾額雕刻工藝、窯頭扒雞制作技藝、刻瓷技藝10項,涵蓋了民間文學,民間音樂,傳統舞蹈,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技藝6大類。至此,即墨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共有62項,其中青島市級項目23項,省級項目9項,國家級非遺項目3項,在青島各區市中名列前茅。
即墨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千年古城,為更好地傳承保護豐富的文化遺產,盤活歷史文化資源,即墨市文廣新局做了不少努力。2016年年初就召開全市文物工作會議,與各鎮、街道簽訂了文物保護責任書,進一步落實了文物保護責任﹔積極推進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和文化遺產調研,加強部署,確保文物安全﹔推進民間文博事業發展,共有7家非國有博物館注冊成功,在全省縣級市中名列前茅﹔編輯出版了《非遺薈萃》一書,成功將4個項目申報為省級非遺項目,5人被公布為青島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人獲評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模范傳承人。
四、繁榮文化交流創作,打造“有高度”的城市形象名片。
為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2016年即墨市成功舉辦了第三屆中國大學生微電影創作大賽和第五屆中國﹒青島(即墨)國際雕塑藝術節兩大“國字號”文化活動。第五屆“中國﹒青島(即墨)國際雕塑藝術節”共評選並展出入圍作品25件,其中10件來自國外雕塑大師的手筆,國際化和藝術水准均邁上了新台階﹔第三屆微電影創作大賽,不僅吸引了國家級重要嘉賓、影視明星和全國高校大學生300余人前來參加啟動儀式,584所高校的學生參加比賽,更在比賽中設立了“即墨故事”單元,產生了30余部即墨題材的優秀微電影劇本,極大提升了即墨市知名度。此外,還重點結合即墨市道德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創作排演了大型柳腔現代戲《家風》,並進行了首次帶妝彩排。柳腔戲曲電影《牛》也完成拍攝和後期制作。
五、發展壯大文化產業,打造“有潛力”的支柱型朝陽產業。
大力推進“文化+科技”新型文化產業發展模式,促進了文化產業的多元化發展,截至2016年,已成功引進文化創意產業項目30余個,尤其是中科院青島科學藝術研究院的VR花果山等重點項目,拓寬了文化產業發展的空間。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以晨之暉電商孵化基地建設為重點,聚力打造“高一品”文化創意產品電商平台,促進了文化經濟健康快速發展。以中國大學生微電影創作大賽為助力,積極扶持影視文化發展,共建立起微電影拍攝基地6處,一年來創作各類微電影作品10余部,極大繁榮了社會文化。
六、以人興文名人助力,打造“有活力”的文化人才隊伍。
即墨市在建設“文化強市”的征途中,講究“以文化人,以人興文”,通過舉辦“唱響即墨”、柳腔藝術大賽、文藝輔導等活動,挖掘、培養文化人才,共同參與文化建設。目前,全市共有2000多名“永久牌”文藝人才,還有多名民間藝人登上了中央電視台的《星光大道》等綜藝舞台。
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重視文化,尊重人才,是即墨人的優良傳統。第三屆大學生微電影創作大賽導演訓練營就邀請到了第六代導演施潤玖、上海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的老師前來授課,雕塑藝術節期間,中外雕塑名家開講座與市民互動交流。越來越多的文化名人助力到即墨文化中來,提升了即墨的文化品質和城市品格。在1月18日舉辦的“再出發﹒2017即墨流行音樂盛典”上,即墨本土樂團齊樂團和柳腔劇團演員合作演出的《千年古城》,將流行音樂與傳統戲曲柳腔相結合,讓人耳目一新。而這正是即墨本地文化人才在創新柳腔表演形式方面做出的有益嘗試。(來源:青島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