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寧市“六力合一”全速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
一是抓好對上爭取,增強政策帶動力。依托作為儒家文化發源地的優勢,積極抓好對上匯報協調,全力爭取中央和省的政策支持,推動全球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成功落戶濟寧、曲阜文化建設示范區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中組部支持在濟寧設立干部政德教育基地。
二是抓好宣傳發動,增強氛圍助推力。堅持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研究制定《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建設首善之區實施意見》,出台一系列文化方面的三年行動計劃,層層召開動員大會,形成“舉全市之力、聚萬眾之心”抓文化建設的濃厚氛圍。
三是抓好傳承創新,增強品牌影響力。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六進普及、研究傳播、道德提升、文化惠民、文化遺產保護等工程,打造提升“儒學原鄉﹒文化聖地”品牌,創新推出“圖書館+書院”、“孔子學堂”、尼山書院等公共文化服務模式,開展儒學進鄉村、進社區活動,編輯出版《鄉村儒學讀本》等10多種傳統文化普及讀物,建立儒學研究專家和民間儒學講師隊伍,健全“五位一體”非遺保護傳承體系。鄉村儒學講堂做法入選全國宣傳思想創新案例。
四是抓好惠民投入,增強設施輻射力。啟動建設總投資20億元、總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的圖書館、群眾藝術館、博物館、美術館、雜技城“四館一城”。完善市、縣、鄉、村文化傳播交流四級陣地建設,在圖書館建設“尼山書院”、文化館建設國學體驗基地和非遺展廳,推進以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為主體的總分館制建設。推進文化惠民,2016年舉辦文藝演出1000余場、國學活動3600余期、送戲下鄉近6000場。
五是抓好精品創作,增強文化競爭力。圍繞仁愛、尚義、和諧、誠信等儒家思想精華,精心組織文藝精品創作生產。2016年在大幅壓縮獎項的情況下,全省入圍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決賽的2件作品均來自濟寧,其中嗩吶、板胡與樂隊《山東梆子腔》榮獲群眾文化藝術國家最高獎項“群星獎”,《家有賢媳》榮獲優秀獎。
六是抓好項目實施,增強產業支撐力。以曲阜文化建設示范區為牽動,加大曲阜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培育力度,加快推進重大文化項目建設,全面啟動文化招商。目前,投資100億元的省重點文化項目尼山聖境進展順利,投資30億元的兗州興隆文化園開園運營,投資10億元的微山湖國家濕地公園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設,投資8億元的孔子博物館主體工程竣工。共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3個、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13個。(來源:山東省文化廳)
上一篇: 山東省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年活動 |
下一篇: 山東省將實施“藝術高峰”戰略 繁榮文藝精品創作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