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東
山東
文化搭台 旅游唱戲 產業增勢 讓“文化濟寧”走出國門
發布時間:2019-03-29 12:27 來源:山東省旅游數據和信息中心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山東省旅游數據和信息中心 2019-03-29
  今年,為開創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新局面,山東省濟寧市確立了以“提升文化旅游在全市人民群眾中的滿意度、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貢獻度、在國內外的影響度”的目標。為此,濟寧市將緊緊圍繞提供優秀文化產品和服務、優質旅游產品和服務中心環節,將孔孟之鄉建設成為文化旅游強市。據悉,今年濟寧市文化和旅游領域的重點工作已經出爐,包括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健全文化旅游公共服務體系等內容浮出水面。
  拓展海外市場,大力發展全域旅游
  據悉,今年濟寧市將擴大“文化濟寧”旅游城市品牌形象影響力。結合山東省“東方聖地”、“魯風運河”、“水滸故裡”等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營銷推廣,利用境外友好城市、孔子學院、孔教協會等載體,拓展日韓、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優化整合資源,提升“四大主題線路”、“六大體驗性活動”市場認可度,實現“文化搭台、旅游唱戲、產業增勢”。
  繼續深化落實“項目落實年”,加快尼山聖境二期、濟州古城等一批精品項目規劃建設。挖掘運河文化內涵,配合“兩帶”指揮部做好大運河總督署博物館項目的考古勘探及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做好南陽古鎮綜合開發項目規劃編制實施工作,加快推進游客中心建設。策劃包裝10大文化旅游招商項目,建立完善30家文化旅游目標企業信息庫,爭取省級文化旅游重點項目5個。
  打造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探索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建設路徑。加快文化產業園區基地轉型升級,開展第七批濟寧市文化產業示范基地評選。大力發展全域旅游,開展全域旅游資源普查,指導有關縣市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支持微山湖、水泊梁山、孟府孟廟爭創5A級景區。積極推進嘉祥青山、鄒城上九山古村等創建4A級景區。完善退出機制,對於不合格的A級景區、星級飯店和旅行社、鄉村旅游示范單位等進行嚴肅處理。
  此外,推進文化旅游消費升級,加快文創設計成果轉化應用,舉辦第四屆“創意濟寧”文化產品設計大賽、旅游商品創新設計大賽,指導鄒城市創建山東省文化消費示范縣。
  拉長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產業鏈
  如今,再提新舊動能轉換,必然離不開現代服務業,而文化和旅游就是其中的代表。當文化和旅游邂逅時,碰撞出的火花更加閃耀。為此,濟寧市將突出規劃引領作用,完善“一核一帶四區”文化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新格局。
  具體來看,濟寧市將壯大研學旅游優勢產業集群。以列入山東省首批現代優勢產業集群為契機,發揮中國研學旅游推廣聯盟秘書處職能,改建、提升現有研學游基地,培育30個研學旅游示范點,精心打造“國學經典研學游”和“跟著孔子去游學”等研學旅游品牌,拉長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產業鏈,全力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
  扎實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和鄉村旅游脫貧攻堅。加強農村現實題材藝術創作,開展送戲下鄉演出6000余場,基本實現全市行政村全覆蓋。深入實施“鄉村記憶”工程,做好傳統建筑、節慶民俗等鄉村文化遺產原生態保護利用,加強歷史文化展示場所建設,指導推進微山湖民俗博物館等鄉村博物館展陳提升。聯合有關部門積極推進鄉村旅游提檔升級工程和百萬市民游鄉村活動,培育提升5個特色旅游小鎮,命名30個A級景區村庄,指導各縣市區累計舉辦100個特色鄉村旅游節慶活動。扎實推進文化旅游脫貧攻堅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實施,建立完善文化旅游產業扶貧長效機制,推廣泗水縣南仲都村、微山縣裡張阿村旅游產業扶貧模式。
  推動文保單位開放,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
  今後,濟寧市將大力推動藝術創作繁榮發展,推動情景音樂劇《天使在人間》、雜技劇《漢風﹒梁祝》、兗州區《清官牛運震》、金鄉縣《雞黍之約》等大型劇目的創作生產,並舉辦第三屆新創作小型劇目匯演活動。同時,深入實施儒家文化“六進”普及工程,推行“圖書館+書院”、孔子學堂等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新建鄉村儒學講堂100處。依托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組織開展國學夏(冬)令營、經典誦讀、六藝體驗等活動。
  今年,濟寧市還將探索文物保護利用活化新路徑。加快魯國故城和南旺分水樞紐兩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穩步推進三孔彩畫及古建筑保護維修等文物保護修繕工程和“三防”工程項目。跟蹤做好第八批國保、第六批省保單位申報工作,確保取得新突破。促進文物合理利用,推動更多文保單位對公眾開放,開展“流動博物館”進社區、進校園等活動。完善博物館體系建設,促進國有、民辦博物館同步發展。提升文物科研能力和水平,重點推進館藏青銅器、紙質文物及古建筑彩繪保護修復等文物修復項目。推出以文保單位、博物館為支撐的體驗旅游、研學旅游、傳統村落休閑旅游線路。
  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實踐能力建設,濟寧市將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10處,並實施傳統工藝振興工程,利用“互聯網+非遺”等創新模式,為非遺提供創新發展活力。與此同時,濟寧市將推進對外文化旅游交流,加強與故宮博物院的戰略合作,繼續開展《漢畫像石上的孔子拓片展》系列巡展活動,集中打造一批精品巡回展覽和對外展覽品牌。
  讓8成4A級景區配套第三衛生間
  一座城市文化旅游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情況,直接關系到游客的切身體會。為此,濟寧市將統籌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做好市文化中心、市雜技城“四館一城”開放運營工作。組織實施“廁所革命”新三年計劃(2018-2020),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和旅游景區的廁所同標准規劃、建設、管理,並加大第三衛生間廁所建設,80%的4A級景區建有第三衛生間(為行為障礙者或協助行動不便者使用的衛生間)。
  深入實施文化旅游惠民行動,依托“政府搭台,百姓聽戲,激情廣場大家唱”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圍繞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全民廣場舞大賽、吹打樂匯演、庄戶劇團匯演等文化惠民活動,創作一批群眾文藝作品。推進將新評定A級景區納入旅游惠民卡范圍,開展省市縣聯合購買公共文化服務試點工作,實現文化旅游惠民便民一體化發展。
  優化文化旅游服務環境。持續開展文明旅游典型宣傳和不文明行為曝光行動,廣泛組織開展文明旅游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塑造文明旅游窗口形象。完善旅游投訴定期公示、旅游質監告知、服務質量信息披露制度,高效處理旅游投訴,力爭旅游投訴案件的結案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