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東
山東
這樣的調演泉城百姓愛看
發布時間:2019-12-12 10:18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9-12-12
  12月6日下午,2019年度濟南市新創作優秀群眾文藝作品調演(以下簡稱“調演”)在山東省濟南市文化館群星劇場舉行,現場時而歡聲笑語,時而掌聲雷動。當日“走”上舞台的,均是經專家評委推薦、經過反復打磨的過去一年全市群眾文藝新創節目。
  連續3年參加調演的齊艷軍忘不了這樣一個細節。2018年冬天,他隨濟南市文化館組織的志願者隊伍赴某村演出。當時天很冷,寒風呼嘯,志願者們擔心開演後台下觀眾稀少,大家演得尷尬。但他們多慮了:整場演出台下坐了幾百名觀眾,沒有一個人起身離開。齊艷軍當時十分感動,上場後給觀眾深深鞠了一躬,然後賣力地表演起來。
  齊艷軍是一位資深的群眾文藝愛好者,會吹奏嗩吶、笛子、薩克斯等約20種樂器,他還自創了一種口哨表演,在器樂合奏類節目中總會讓人眼前一亮。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齊艷軍被濟南市文化館發掘,參加當年濟南市新創作優秀群眾文藝作品調演。最終,他憑借嗩吶與墜琴原創節目《暢談中國夢》,獲得評委與觀眾一致認可。2018年,齊艷軍又創作了《絲路隨想》,2019年創作了《鳥語花香醉泉城》,均在調演中獲得了好成績。
  濟南市文化館副館長劉軍說,調演活動貫穿全年,每年年初啟動,鼓勵各區縣文化館報送原創優秀群眾文藝新作品﹔年中,濟南市文化館組織專家對作品進行評選,對基礎較好的節目,加以面對面地輔導、打磨,提出修改意見﹔年底,經修改提升後的作品到濟南市文化館接受現場考核。考核成績優異者,濟南市文化館給予資金扶持,用於進一步提升作品質量﹔優秀表演隊伍納入濟南各區縣下一年惠民演出節目供給方名單,到各鄉村、社區進行表演。
  據了解,2015年舉辦首屆調演至今,濟南市發掘了一批優秀群文作品和優秀群文隊伍。比如,舞蹈《小巷總理》得益於調演的扶持,在基層巡演中作品質量得到不斷提升,最終榮獲2018年泰山文藝獎﹔相聲《方言雜談》憑借接地氣的素材和較高的觀眾人氣,獲得了“山東省優秀群眾文藝創作作品”的榮譽。濟南市文化館館長馬迎春告訴記者,5年來,濟南共有約500件新創作群眾文藝作品參與調演,90件作品脫穎而出,推動了泉城群眾文藝事業的繁榮,滿足了民眾日益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來,調演涌現出諸多感人至深的好作品,也充分發揮了文藝“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積極作用。
  今年5月,為開展電商扶貧,濟南市商河縣孫集鎮黨員干部在“淘寶直播間”賣當地的特產瓜果,一下子吸引了各方關注。商河縣的文藝愛好者敏銳地捕捉到這一素材,經過深入採風後,就此事排演了小品《賣瓜》,並得到調演活動的扶持。
  “以前我經常想什麼是好節目,哪些節目群眾愛看。這些年我明白了,群眾文藝不能脫離生活。”小品《賣瓜》的表演者季文龍說,近幾年,他和幾位朋友一直活躍在基層演出一線,不為別的,就是喜歡。“現在各級黨委、政府對文化活動越來越重視,老百姓也願意看接地氣的節目,我希望能借助調演的平台,多創作一些好作品。”
  在今年的調演中,舞蹈《花田秋思歸》廣受好評。作品通過文藝愛好者的精彩演繹,還原了留守兒童盼母歸來的感人故事。山東省舞蹈家協會主席孫曉茹評價,《花田秋思歸》集中反映了5年來調演所遵循的評價標准,即用貼近生活的素材,反映當今時代人民的心聲。
  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郭象崢說,基層群眾在物質生活條件提升後,對文化活動的需求日益強烈。新時代經濟社會的發展給群眾文藝創作與演出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對接群眾需求,就要有新的服務理念,要用新的作品去引導文藝事業的發展。未來,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將強化對群眾文藝新創作品的扶持力度,包括資金的扶持、人才的培訓、設施的完善等,同時推動更多優秀作品走入鄉村和社區,到基層一線接受群眾檢閱。(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