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琅琊鎮的王家台後村漁家樂生意火爆,村前空地上停著許多來自河南、浙江、陝西等地的私家車,游客到這裡品嘗特色漁家宴,體驗閑適漁村生活,經營漁家樂的村民們天一亮就忙碌起來,打掃衛生、採購食材、整理客房,為游客做好服務。
王家台後村東臨“碧波銀浪金沙灘”的龍灣景區,南靠千古名勝琅琊台,地理位置優越。以前,村民大都從事近海捕魚,村裡經濟發展較為落後。近些年,村裡發展起漁家樂,村民通過參與旅游業實現脫貧致富。
“2000年以前,村人均年收入不到一萬元,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百姓生活不富裕。”王家台後村黨支部書記王強說。
近年來,隨著琅琊台景區的開發,該村把握機會,在琅琊鎮黨委、政府指導下,確定了發展旅游的新路子。
王家台後村村“兩委”積極爭取貼息貸款政策,逐戶做工作,送建材、送服務,爭取百姓支持,拆除老舊平房,統一建設新樓房。該村還多方爭取資金,建設了綜合文化站、龍灣黨建文化一條街、游客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了望塔、星級公廁等配套服務設施,實現了弱電入地、燃氣入戶、WIFI覆蓋、雨污分流。
環境美了,基礎設施完善了,王家台後村旅游越來越旺,村庄發展打開了新局面。
“我是從2000年開始做漁家宴的,近幾年游客越來越多,旺季時我們一家四口根本忙不過來,還得臨時找兩個人幫忙。”49歲的村民王偉是王家台後村最早一批開辦漁家樂的帶頭人,去年家中純收入有15萬元左右。
“自從做了漁家宴,我們家收入翻了幾番,從原來的幾千塊錢,增加到現在的四五萬元。”村民王悅雷說。
在王家台後村,像王偉、王悅雷這樣通過旅游致富的村民還有很多。隨著傳統漁家宴規模和品質的不斷提升,如今,王家台後村逐漸形成了以漁家宴為主導,漁家民宿、趕海體驗、濱海觀光等“多點開花”的特色漁家樂業態。目前,全村漁家樂業戶已發展到110戶,佔全村總戶數的55%,可提供床位4200張,戶均年收入15萬元以上。
為加強漁家樂規范管理,王家台後村還成立了龍灣專業旅游合作社,制定了星級漁家樂評定標准,實施星級管理制度,打造“龍灣漁嫂”服務品牌等,不斷提高漁家樂服務質量。為了打破北方鄉村旅游“冬冷夏熱”的局面,當地還引進了龍灣溫泉、百鳥園、採摘園等項目,提高消費層次,增加農民收入。
“假期就想帶著老人、孩子找個安靜的鄉村玩玩,聽說這邊不錯就過來了。這裡環境優美,充滿漁家風情,村民友善淳朴,以後我們會再來的。”來自河南新鄉的游客郭一峰說。
近年來,王家台後村還打造了琅琊書屋、琅琊鄉村記憶館等文化展館,舉行廣場舞大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建設黨建文化牆,成立紅白理事會,完善村規民約,編印《農村干部應知應會的那些事》《旅游特色村應知道的那些事》等宣傳手冊,開展“道德模范”“龍灣七賢”“仁義商戶”“最美龍灣漁嫂”等優秀人物評選,村民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得到同步改善。
琅琊鎮黨委宣傳統戰委員李常芳表示,今後,王家台後村將圍繞促進漁家樂產業提質升級,將閑置房屋資源利用起來,打造一批示范性中高端民宿,同時通過挖掘琅琊文化、舉辦特色活動促進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肖相波)
上一篇: 山東開展A級景區質量提升和復核檢查 |
下一篇: 青島文旅行業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