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東
山東
山東濰坊:非遺回鄉 百姓迎來物質精神“雙富裕”
發布時間:2021-09-13 14:25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1-09-13

  金秋時節,走進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注溝鎮曹疃村,一股柳樹皮的清香扑面而來。一處車間裡,十幾位村民正聚在一起編柳筐。這可不是一般的柳筐,而是售價上百元、很多城裡人首選的“待洗衣物收納箱”。高密柳編第五代傳承人禚元興帶頭干,大家有不會的技法,抬頭就問。

  近幾年,濰坊秉承非遺重回鄉村文化生態的理念,突出整體保護、協同保護、發展保護3個聚焦點,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產業支撐。

  “柳編工藝就地取材加工、能耗低、環保、附加值高、收益多。”禚元興一口氣列舉了柳編技藝的多條優點。他告訴記者,僅在曹疃村就有約70位村民掌握了柳編技藝。他們制作的產品經過電商平台銷往全國各地,年產量超80萬件,年交易額突破300萬元。

  找准非遺項目與當下群眾生產生活的結合點,是非遺重回鄉村的關鍵。濰坊將其分為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物質上,以打造產業、形成產業鏈為目標,讓鄉親們參與非遺文創項目的生產開發﹔精神上,發揮非遺戲曲、舞蹈等民俗藝術接地氣的優勢,著力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

  早在2014年,濰坊就啟動了“九千繡花女”培訓工程,向農村婦女傳授刺繡技藝,為農村閑散勞動力開辟增收門路。

  為解決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還聯合教育等部門,在濰坊聾啞學校設立非遺職業教育項目。當地最具特色的非遺項目和最有經驗的傳承人走進學校,為孩子傳授技藝,為他們未來自謀生路打下基礎。

  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去5年,濰坊在全市鄉村開展傳統工藝培訓項目數百個,每年有5000多位鄉親通過培訓成為非遺傳承骨干。

  增收致富的同時,濰坊推動戲曲、年畫、民間舞蹈走進鄉村文化廣場,搞展覽、組隊伍、辦比賽。百姓唱的跳的,都是帶有文化底蘊的傳統項目﹔畫的寫的,都是祖輩留下來的、充滿“門道”的經典技藝。

  非遺來自民間,根脈在鄉親中間。脫離當地文化生態和自然環境,對項目進行單一保護,不僅效率低下,且無法實現非遺項目自身的造血功能。今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得以孕育、發展的文化和自然生態環境進行整體保護”。

  濰坊市屬的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是目前山東首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其整體范圍與濰坊市行政區劃基本一致。2010年獲批設立以來,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堅持非遺融入現代生活、非遺融入現代文創產業、非遺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搭建非遺傳承、文化傳播、學術研究和市場推廣保護平台。

  11年來,得益於當地黨委、黨政府的高度關注,該保護區內以非遺為代表的文化資源與百姓生活的關系越來越密切。諸多非遺項目離開展覽館,以嶄新的角色融入民眾生活。

  “濰坊的非遺資源極為豐富,多數項目傳承的根基在農村。保護好農村的文化生態,是讓非遺重回鄉村、在鄉村再放異彩的關鍵。”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權文鬆說,通過近幾年的努力,全市鄉村對非遺的重視程度,以及一些村集體經濟中非遺產業的佔比都有明顯提升。

  據不完全統計,濰坊目前有傳統工藝類企業和家庭作坊約1850個,年產值逾250億元﹔在鄉村解決5萬多人的就業問題,其中婦女近兩萬人,殘疾人千余人,低保困難群眾1200多人。

  此外,濰坊還堅決落實非遺保護省、市、縣三級管理機制,打造形成了市級有綜合展示館、縣級有非遺展示館、鎮(街)有綜合性傳承中心、社區(村)有非遺傳承所的四級文化傳承體系。

  濰坊推動非遺重回鄉村,旨在通過發揮非遺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帶動鄉村發展。不能回避的是,一些非遺產品的主要消費市場仍在城市。據此,濰坊提出對非遺進行多角度、多層次文創開發,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聚焦文旅消費市場前沿,提高非遺產品的展銷率。

  高密市姜庄和聶家庄分別是扑灰年畫和泥叫虎的發源地。當地政府組織非遺傳承人在發展民間藝術品生產的同時,與國內藝術院校和當地中小學建立研修研學基地,提高藝術品產值和文化影響力,促進民間藝術創新發展。聶家庄泥塑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聶臣希,投資30多萬元建設了高密民間藝術研修實踐基地,與山東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6所院校合作建立了游學課堂。

  寒亭區楊家埠村則大力挖掘非遺資源,持續發展年畫風箏旅游,每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民間藝術品銷售收入兩億多元。青州市井塘村以石砌房建造技藝為主題開發農村文化旅游,每年接待各地游客數十萬人次,為村民開辟了脫貧創收之路。

  濰坊各地還注重發揮“新鄉賢”積極性。非遺傳承人正以文化帶頭人的身份加入新時期鄉賢隊伍,他們的示范帶頭作用在扶貧脫貧工作中日益凸顯。臨朐縣冶源鎮北楊善村剪紙傳習所負責人史成友,帶領村民挖掘創新流傳百年的剪紙藝術,爭取政策投資160萬元,建設北楊善剪紙藝術館。史成友還和村民成立了擁有150位會員的村級剪紙協會,並與鄰村趙家樓和馬家樓共同打造剪紙年畫非遺研學基地,每年接待研學者兩萬余人次。

  “非遺是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活態基因,最能夠體現民族智慧、人文精神和藝術審美。”濰坊市非遺保護協會會長范新建建議,非遺重回鄉村,未來要著力豐富表現形式,為傳承注入“活力、美麗、時尚”元素,讓非遺成為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線。駐山東記者 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