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暮色漸起。距離開場還有1小時,已有觀眾等在劇場外,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國慶期間的數場演出。後台,即將登場的演員或對鏡化妝、整理戲服,或開嗓練聲、熟悉走位,繁忙而有序。
山西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系列文化活動(第四屆山西藝術節)由山西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太原市委市政府共同主辦,自9月13日啟動以來,四大類共10項省級示范活動、22項市級重點活動接連上演,這樣的場景成為各大劇場常態。
“文化過節”氛圍濃郁
10月4日、5日,青年宮演藝中心內,蒲劇《中條山上黨旗紅》跌宕起伏的劇情揪著所有觀眾的心。
兩場演出,“河東紅嫂”繡黨旗的感人情節,配合著蒲劇慷慨激越的唱腔,讓觀眾落淚。藝術節開設的直播中,沒能來到現場的網友也沉浸其中,不斷在評論區圍繞劇情互動。在劇中飾演“河東紅嫂”王煥娥的一級演員賈菊蘭表示,從運城來到太原,山西省蒲劇藝術院一團的百余名演職人員全力以赴,演出前深摳細節,演出後開總結會,不斷完善舞台和劇目呈現。
據悉,第四屆山西藝術節將持續至10月底,全省各級文藝院團共奉獻戲曲、話劇、輕喜劇、舞劇、兒童劇、音樂會、演唱會等百余場演出,全部實行惠民票價。
系列文化活動連同常態化惠民演出,讓省城各大劇場檔期滿滿。國慶節遇上藝術節,青年宮演藝中心運營部負責人王嘉偉說:“蒲劇《中條山上黨旗紅》等革命歷史題材劇目是一大亮點,很受觀眾喜愛。”
文藝精品百花競放
晉劇、蒲劇、上黨梆子、北路梆子、眉戶劇、臨縣道情……第四屆山西藝術節,為觀眾打開了一座三晉藝術寶庫。
10月1日至3日,“梅香三晉——山西省戲曲名家演唱會”三天三場,場場座無虛席。首場演出陣容強大,山西省知名戲曲表演藝術家悉數登場。後兩場演出則是由各市報送並遴選的20多位青年優秀戲曲演員擔綱主演。
“來演出的是全省各個戲曲院團的骨干力量,對大家來說是很好的交流機會。”臨汾市小梅花蒲劇藝術培訓中心一級演員梁靜此次帶來了蒲劇《精衛填海》選段。演出之余,她在戲曲前輩的幫助下深入打磨劇目,受益匪淺。
多年來,山西藝術節已然成為各級院團集中展示創作成果的平台,激發了院團的創作熱情和創新活力。“杏花獎”是山西省舞台藝術政府最高獎,今年藝術節期間,第十八屆山西省“杏花獎”評比展演備受關注。通過展演與評比相結合的方式,角逐出新劇(節)目獎、編劇獎、導演獎、戲曲表演獎、舞蹈表演獎等獎項。
山西省京劇院黨總支副書記張巍表示,展演在為觀眾帶來歡欣愉悅的同時,內行演員在此互相交流學習、借鑒,對各劇種的傳承發展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點亮群眾藝術生活
第四屆山西藝術節以“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為主題。藝術節期間,不同年齡群體都能從中找到偏好的欣賞內容,30元惠民票價讓更多人能夠走進劇場,現場和網絡售票相結合更加便捷群眾購票,共享文化盛宴。
除了藝術展演,“翰墨華章”優秀美術書法作品展等書畫展覽活動,“紙韻傳情”山西省剪紙優秀作品展、“舞動三晉”山西省廣場舞優秀作品展演、“人民之歌”朗誦音樂會等群眾文化活動也在各地陸續開展。線下各項活動在順利開展的同時,也吸納往屆辦節經驗,實施演播創新,在“雲端”進行相關演出和專家評戲。
今年9月底,藝術節子活動“舞動三晉”山西省廣場舞優秀作品展演在晉城市澤州縣舉辦,來自全省11個市的19支廣場舞隊伍舞姿靈動,走位嫻熟。當天,在國家公共文化雲、山西公共文化雲等平台觀看直播的人數就有74萬。雖然活動已結束多日,但打開山西公共文化雲,隻需輕輕一點仍可回味享受這場群文盛宴。(朱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