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西
山西
閱讀不止於“書海”
發布時間:2025-04-25 11:31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4-25
  AI朗讀亭裡,是一方集“聽、說、讀、誦”於一體的高品質發聲空間﹔手持操作手柄站在數智閱讀空間前,3D圖書、AI講書等沉浸式閱讀體驗獨特﹔展區內,智能配送車滿載書籍,進行著科技感十足的“無接觸配送”……
  4月23日至25日,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在山西太原舉辦。不論是主題眾多的分論壇,還是長風文化島上“黑科技”雲集的配套活動,處處都能看到科技對如今閱讀方式、內容供給、讀者需求、服務形式的深刻影響。
  “全民閱讀”作為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的關鍵抓手,已連續十余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各級公共圖書館是全民閱讀的主陣地,近年來紛紛緊抓機遇,在業務管理、資源建設、創新服務等方面積極探索。
  國家圖書館的“《永樂大典》VR全景文化典籍”項目將虛擬現實技術與古籍文獻閱讀服務相融合﹔杭州圖書館上線的DS智能館員,可以24小時在線提供個性化借閱信息與使用建議﹔深圳圖書館北館的智能立體書庫實現了全自動圖書分揀和垂直調閱……更智慧、更便捷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正讓閱讀觸達更廣闊人群。
  作為本屆全民閱讀大會活動之一,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國家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學會共同舉辦了圖書館全民閱讀論壇,聚焦人工智能時代圖書館創新閱讀推廣方式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結合民眾的閱讀需求,圖書館事業邁上數字化賦能、信息化轉型是必然趨勢。國家圖書館黨委書記、副館長,中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陳櫻在分享中提出,依托大數據技術,圖書館可以構建個性化讀者畫像,實現“千人千面”的精准推介,推動“知識倉庫”向“智慧樞紐”轉型。借助人工智能,圖書館可以將“富營養”、短小精悍的閱讀資源精准推送給公眾,引導閱讀,提升讀者長閱讀與深度閱讀的興趣。陳櫻表示:“圖書館要全面探索AI賦能全民閱讀的有效路徑,共同構建更加完善、高效、普惠的全民閱讀服務體系,為建設書香社會貢獻圖書館的智慧和力量。”
  “圖書館的數智化轉型不僅要升級技術應用的硬實力,也要重塑讀者服務的軟實力。”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館(所)長、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陳超認為,與時俱進的應當是對閱讀的理解。技術創新的真正價值體現在能否被用戶感知、能否融入讀者的日常使用習慣。
  “終究我們會懂:當AI把知識擰成即食罐頭,圖書館員將是最終一群堅持給文明熬制老火湯的人。”對於AI時代圖書館館員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山西省圖書館黨委書記、館長,山西省圖書館學會理事長郭欣萍認為,在圖書館智慧化轉型的新紀元,館員的專業能力不可替代、獨特的館藏資源不可或缺、館員的人文情懷不可取代。圖書館館員應當披挂上陣,重塑專業能力,以更好應對未來挑戰,形成有效的館員與AI共生模式。
  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的各項活動中,閱讀不止於“書海”,全民閱讀的數智未來頗受關注。數字閱讀論壇發布的《2024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數字閱讀市場總體營收規模為661.41億元,同比增長16.65%,我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為6.70億,同比增長17.52%。
  不論是公共圖書館,還是數字閱讀企業,科技為讀者帶來了全新的閱讀體驗,智能化服務日益成為重塑讀者體驗、提升服務品質、推動全民閱讀的重要力量。華為終端雲服務閱讀業務部部長毛魁認為,眼動翻頁、智能書單、AI聊書、視頻講述等數字閱讀智能輔助功能不斷涌現,激發了人們對數字閱讀體驗的想象力。科技讓讀書這件事變得更加便捷、高效和智能。
  不論閱讀方式如何變化,正如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主論壇中所說:“虛擬世界提供了無限可能,但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閱讀的本質是人類與世界、與自我的對話。”(郭志清 朱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