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西
山西
探訪太行深處的“人民軍工搖籃”
發布時間:2025-08-25 09:32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李曉霞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5-08-25

  在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境內,有一處承載著厚重歷史與革命精神的地方——黃崖洞文化旅游區。這裡不僅是“人民軍工搖籃”黃崖洞兵工廠的見證地,更是無數英雄兒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豐碑。近日,中國旅游報社記者跟隨“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光耀太行”主題採訪活動走進黃崖洞文化旅游區,開啟感悟革命精神的紅色之旅。

  來到景區入口處,映入眼帘的是八一式馬步槍造型的紀念碑,它矗立在藍天白雲之下,彷佛默默訴說著那段烽火硝煙的歲月。“1939年,抗戰時期八路軍在敵後根據地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兵工廠——黃崖洞兵工廠誕生於此﹔1941年,黃崖洞保衛戰在這裡打響,並創造了抗戰時期敵我傷亡6︰1的輝煌戰績。”講解員武夢柯站在紀念碑前向記者介紹。

  跟隨著講解員的腳步,記者來到了黃崖洞兵工廠所在的水窯山谷。“1937年,八路軍東渡黃河進入山西時幾乎沒有完整的軍事裝備,武器彈藥十分匱乏。”武夢柯介紹,以129師為例,有近一半的戰士沒有槍,許多戰士不得不用大刀、長矛甚至木棍同敵人拼殺,因此有了《大刀進行曲》歌詞中所說的“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豪邁,但同時也反映出當時八路軍因為缺乏武器彈藥,不得不以血肉之軀與敵人拼殺的情況。要抗戰,就得造槍、造炮,建立八路軍自己的兵工廠!

  黃崖洞兵工廠的建設過程充滿了艱辛與挑戰。“在缺乏機器設備和原材料的情況下,1939年7月起,八路軍依靠簡陋的工具與當地人民群眾的支持與幫助,邊生產、邊建設﹔經過半年時間,1939年冬,12棟建筑拔地而起,機器設備安裝到位,一座頗具規模的兵工廠誕生在太行山深處。”武夢柯自豪地說,兵工廠建成後生產出八一式馬步槍等重要武器,為抗戰勝利提供了有力的物資保障。

  “這裡見證了八路軍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軍工生產,為抗戰勝利貢獻力量的偉大歷程。這種精神將激勵著我們不斷奮斗、繼續前進。”山東游客王女士望著眼前的兵工廠舊址說。

  如今,黃崖洞文化旅游區已經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其核心區域雖然僅有7平方千米,卻將自然景觀與紅色文化深度融合。這裡不僅有八路軍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兵工廠舊址,還有保衛戰遺址遺跡及烈士陵園等100余處紀念設施,被譽為“沒有圍牆的抗戰博物館”。

  “近年來,景區以紅色資源為核心,推進‘文旅+教育’融合,在傳統節慶、歷史紀念日等節點,推出‘紅色浸潤﹒鑄魂育人’系列主題活動,通過‘分眾化教育、常態化傳承’,讓紅色文化直抵人心。”武夢柯說,未來,將繼續用生動的講述把黃崖洞的紅色故事傳遞給每一位游客,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徐欣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