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當漢江的濤聲與秦嶺的風聲交織回響,初冬的漢中展開一幅幅多彩的自然畫卷。近來,陝西省漢中市以“生態+文化+體驗”的方式,將散落各地的旅游資源串成線、織成面,打造旅游新體驗。
漢江之畔,陽光正好,來自西伯利亞的100多隻紅嘴鷗已飛抵漢中,靈動的身影為冬日的漢中增添了生機,也開啟了為期4個月的“賞鷗季”。“水清、岸綠、景美、河暢”的河湖勝景為紅嘴鷗提供了理想的覓食、休憩和活動空間,“萬鷗雲集”的壯觀景象成為秋冬季漢中旅游的一張鮮活名片,吸引了無數攝影愛好者以及本地居民、外地游客前來打卡。
走進位於漢中城區的漢中市博物館,旱蓮與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地標性建筑古漢台形成了獨特的秋日盛景。10月以來,漢中市博物館迎來日均六七千人次的旅游高峰,來自陝西、四川、甘肅等地的游客扶老攜幼,走進館裡感受濃濃的漢文化魅力,探尋“國之瑰寶”——“石門十三品”的神秘面紗。
從秦嶺南麓到巴山之間,從漢江源頭到褒河之濱,漢中呈現出“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的詩意與浪漫,是自然的壯闊詩篇,也是人文的寧靜注腳。
在漢中黎坪,楓樹、黃櫨、水杉等數十種植物次第煥彩,淺黃、橙紅、絳紫層層遞進,漫山紅葉已至“層林盡染”的最佳觀賞期,來自四川、重慶、甘肅以及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的游客走進景區,打卡留念。在2025中國漢中黎坪第十三屆炫彩紅葉季的強力帶動下,該景區接待游客同比增長1000余人次。今年該景區還打造了兩個全新打卡點,加上經典線路與門票優惠福利,讓廣大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一步一景的紅葉旅游體驗。
在漢江源頭,新開發的草川子生態康養旅游度假區不僅推出了針對不同人群的優惠套票,還定期開展直播,讓線上網友開啟“雲賞”模式。
在漢中北部的留壩縣,農作物果實打造出一幅幅美景——彩色樹葉制作的藝術字、熊貓、孔雀、人物和風景相框畫,火紅的辣椒串成門帘、谷物拼出“80”模型、南瓜做成“東風5C”以及最美鄉村公路沿線景色與集市融合,形成“觀賞—體驗—消費”閉環,讓游客在煙火氣中感受鄉村游的樂趣。
漢中盛景的魅力,源於全市文旅資源的統籌協同。國慶節前,漢中文旅沿著西成高鐵走進四川,深入開展文旅宣傳推介活動,將優質文旅資源“打包入川”的同時推出“引客入漢”三重惠民大禮包。之後,還分別走進海南、重慶等地,積極開展文旅秋冬主題推介。
漢中市緊盯市場需求,緊扣秦巴秋色與豐收主題,通過串聯賞秋、民俗與農事體驗,打造沉浸式旅游盛宴。圍繞漢風古韻、秦嶺生態、文化研學主題,推出了從今年10月中旬延伸至2026年1月中旬的10條兩日游、三日游精品線路,聯動博物館、重點景區、酒店等推出優惠政策,讓游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在紅葉節活動的帶動下,我們與多家漢中酒店同行迎來了客流高峰,接待了大量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的游客及部分外國友人,入住率持續上升,顯現出紅葉經濟的輻射效應。”漢中郵政大酒店工作人員侯冬梅說。
漢中的自然顏值與消費場景融合,“紅葉+文博”“紅葉+體育”“紅葉+攝影”等新業態不斷豐富,帶動文旅消費提檔升級,把“生態顏值”轉化為經濟產值。(秦毅 楊寬)
| 上一篇: |
| 下一篇: 第十一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閉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