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四屆新領軍者年會(又稱“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落下帷幕。論壇共吸引了來自全球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名政商精英及學者參會,就重新激發亞洲和世界各地的創新活力和企業家精神、探尋經濟復蘇之道展開對話。
“當前,全球經濟、地緣政治和技術領域正在發生深刻的系統化、結構性變革,不斷挑戰著傳統的發展模式。”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認為。在論壇上,圍繞“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等議題,與會專家學者展開探討。大家認為,數字化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大數據讓需求變成更加精准的數據,讓供給側的旅游開發、產品定制、服務設施建設等對市場化、多樣化、定制化、集約化的需求及時響應有了可能。面對元宇宙引發的變革,文旅領域應抓住機遇、主動求變,全面開啟文旅元宇宙新賽道,包括實施數字文旅新基建、進行技術工具新突破、搭建文旅元宇宙新場景等,讓文旅項目變得更加生動靈活。
在論壇上,中華文化元素貫穿始終,為與會者提供了解、體驗中華文化的機會。在清晨,與會嘉賓可以在專業人員的帶領下,打上一段輕鬆愜意的太極拳,喚醒身體和大腦﹔夜晚,看一場中國文藝演出,品嘗各地小吃,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特色美食的雙重魅力。
在論壇現場,中華文化符號也隨處可見。走進新領軍者村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區,上方的大屏幕可以塑造“裸眼3D”的視覺效果,竹編、漆器、雕刻等的集中展示為會場帶來了滿滿的藝術氣息,古琴演奏、茶藝分享等專區更讓與會者流連忘返,紛紛坐下來互動。與會者還可以欣賞剪紙、楊柳青木版年畫、泥人張彩塑、面塑、木版水印畫等作品,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古四椽梑新刻”。這根200余年的老樟木是中國古代房屋縱向的主要承重構件,由老藝人手工雕刻而成,運用了傳統浮雕、圓雕、鏤空雕等技法,寓意平順與吉祥。
在“天津之夜”晚會上,與會者欣賞了以四季輪回為創意的文藝演出,包括舞蹈《精衛》、協奏曲《梁祝》《揚州小調》《茉莉花》、昆曲《牡丹亭》等。在特色展示區,狗不理包子、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等天津特色美食和非遺讓與會者饒有興致。在“大連之夜”會場,來自大連京劇院、大連雜技團、大連歌舞劇院的演員演出了京劇片段《竹林記》、雜技《茉莉花》等節目。“芸豆蜆子面”“豆腐皮”“燜子”等凸顯大連元素的美食也供大家品嘗。在“山西之夜”會場,山西民歌《人說山西好風光》以及戲曲薈萃、民族舞蹈等節目,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現場的非遺互動展示活動也突出了濃郁的山西風情,令人耳目一新。
在會議結束後,參會者游覽了天津古文化街,“泥人張”的鬼斧神工讓大家拍手稱奇,紛紛舉起相機記錄泥人的精彩細節﹔天後宮的古建、石獅、祈福的平安結等引起了大家的濃厚興趣﹔戲樓廣場上的糖畫、面塑、吹糖人讓大家愛不釋手。來自巴基斯坦的穆罕默德﹒哈桑表示:“通過參會和游覽,讓我看到了一個美麗、自信、充滿文化底蘊並且朝氣蓬勃、民主、開放、包容的中國。”
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博爾格﹒布倫德表示:“通過此次年會,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國的發展道路以及與全球利益相關者進一步協作合作的誠意,希望大家享受這個充滿文化和友誼的盛會。”(葛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