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新疆
新疆
新疆石城子遺址入選2019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發布時間:2020-05-07 14:02 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李曉霞
信息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2020-05-07

  5月6日,由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聯合舉辦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新疆奇台石城子遺址成功入選。

  石城子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奇台縣半截溝鎮麻溝梁村東北的麻溝梁上。古城依地勢而建,居高臨下,北高南低,地形險要﹔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80米、南北長約380米,總面積約110000平方米。其中北城牆和西城牆保存較完整,東、南部臨深澗,澗底有麻溝河。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自2014年起開啟對其考古發掘工作,清理出土板瓦、筒瓦、瓦當等建筑材料、陶器、銅器、鐵器、石器、骨器等各類遺物標本。其中,板瓦和筒瓦表面為繩紋,內壁布紋,少量菱格紋,瓦當當面圖案有雲紋、變形雲紋以及幾何紋圖案,具有典型的漢式風格。陶器均為輪制,以夾砂灰陶為主,器類有罐、盆、瓮、缽等,多素面,與新疆地區出土兩漢時期陶器器形極為相似。

  考古學者根據遺跡、遺物並結合碳14測年,確定石城子遺址年代為兩漢時期,同時根據近年來的考古發掘成果,並結合歷史文獻,基本認定石城子遺址即為《後漢書﹒耿恭傳》中所記載的疏勒城。首先石城子遺址依崖體而建,最高點位於東北角,居其上則周遭動靜盡收眼底﹔其次,城內依托北、西城牆建子城,印證了晁錯在《言守邊備塞疏》中所倡議的“復為一城,其內城間百五十步”的邊城形制﹔城上建角樓,城外建馬面、護城壕,軍事防御色彩濃厚﹔第三,古城澗底蜿蜒流淌著的麻溝河,與史書中記載的“恭以疏勒城旁有澗水可固”相互印證。

  評委會專家認為:石城子遺址是目前新疆地區唯一經考古發掘的文化特征鮮明的漢代城址,也是迄今新疆發掘面積最大的一處漢代軍事要塞。結合歷史文獻,基本確定為《後漢書》中記載的“疏勒城”。該遺址遺跡豐富,保存完好,時代特征鮮明,對研究兩漢時期邊城的規劃提供了參考。遺址位於兩漢時期中原王朝經略西域的戰略孔道,是西域納入漢帝國政治版圖的實證,對於厘清漢帝國在西域軍事防御體系的構建,深入研究兩漢時期中原王朝對西域的管轄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