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新疆
新疆
天山南北,唱起來、跳起來
發布時間:2024-12-23 10:50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12-23
  鼓槌紛落、手法嫻熟,大鼓與手鼓巧妙呼應﹔或鏗鏘,或柔緩,歌聲起伏情感激蕩﹔舞步如同深情的訴說,將心中喜悅盡數傾吐……在首屆中國新疆民間藝術季的舞台上,各族人民充分表達對祖國深深的熱愛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切認同。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調研時指出,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由各民族優秀文化百川匯流而成……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把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首屆中國新疆民間藝術季(簡稱“民間藝術季”)期間,民間音樂、舞蹈、曲藝繽紛登場,532個民間大舞台直接惠及基層群眾超220萬人次,30個優秀節目登上12月15日舉辦的成果展示舞台。此外,全國民間藝術展演、優秀舞台藝術劇目展演以及全國文創展會暨新疆文採會、“大家一起跳起來”互動體驗等配套活動,極大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吸引各族人民熱情參與。
  年輕人跟上老藝人,邊打手鼓邊說唱
  從歡樂的麥西熱甫到熱情的薩吾爾登,從颯爽的黑走馬到喧騰的打擊樂,從“打起手鼓唱起歌”到“大家一起跳起來”,民間藝術季期間,全國人民領略到新疆民間藝術的異彩紛呈。
  跟隨優秀節目遴選的腳步,新疆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努斯勒提﹒瓦吉丁深入新疆各地,看到了許多民間藝術傳承的鮮活現場。“年輕人跟上民間老藝人的節奏,邊打手鼓邊說唱。我們被這一幕深深感動,想要走到新疆更深處,尋找原生態又富有創新意識的藝術形式。”他說。
  美好生活的前方有詩、有樂、有舞、有歌。民間藝術季期間,新疆推選出的2588個民間藝術節目都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描繪著新疆的人文風情和各族人民喜樂祥和的精神面貌。這既展示了新疆多元的民族文化和藝術風貌,還發掘了一批民間文藝能人,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不少地州文旅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對民間藝術的保護傳承力度,挖掘整理好民間藝術作品。
  劇場裡、田野中、山水間,各族群眾唱起來、跳起來
  劇場裡、田野中、山水間,處處皆是舞台,各族群眾和民間藝人一起唱起來、跳起來,人人都是主角。大家彼此欣賞、互相學習、共同提升。
  民間音樂類優秀節目打擊樂合奏《生生不息》由陝西省西安市群眾藝術館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館聯合創作,展現了兵團兒女戰天斗地的豪情和保衛祖國的決心。“作品中,打擊樂因形制、敲擊方法、音色、所處地域的不同,反映出我國各民族打擊樂多元豐富的特點,其相融相和的特性則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包容性。”《生生不息》作者、陝西安志順打擊樂藝術團團長安源介紹,這是他首次嘗試將少數民族打擊樂與漢族傳統打擊樂組合編曲,雖然創作壓力不小,但創作成果驚喜頗多。
  在採風過程中,安源與團隊多次深入新疆各地調研,為胡楊精神和兵團人的奉獻精神所觸動,創作靈感幾乎與敬佩之心同步“流淌出來”。完成初稿後,安源聽取年輕人的意見,大膽融入現代元素和少數民族音樂旋律,幾易其稿才形成演出版本。
  新疆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戈弋認為,民間藝術季加深了各地對新疆民間藝術的認識。他建議,民間藝術要重視文本創作,保證更充分的創作時間,為基層積累更多優秀作品。
  一起工作的時間越長,越能從融合視角看待民間藝術
  “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民間藝術是中華文化沃土中開出的絢麗花朵,蘊含著大地的溫度、凝結著質朴的智慧、滋養著人們的情感,在傳承中“破繭”,在創新中“破圈”。
  民間曲藝類優秀節目達斯坦《瑪納斯與阿勒曼別特的兄弟情緣》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文化館創作演出,取材於詩史《瑪納斯》經典段落,以兄弟情為作品主線,象征深厚的民族情感。
  “我們在非遺傳承人帶領下,創新性地將‘瑪納斯’與‘庫姆孜’這兩項國家級非遺進行融合,使得節目整體視覺效果提升。”烏恰縣非遺中心負責人古力加馬力說,烏恰縣的非遺傳承人和民間藝人懷著滿腔熱情投入節目創作,在演出中收獲了自信心和榮譽感。
  “我們一起工作的時間越長,越能從融合視角看待民間藝術。”烏魯木齊市文化館副館長石忠明認為,各族人民通過民間藝術建立起的深層情感將帶來長遠、積極的影響。
  天山南北,各族人民手足相親,共同孕育出豁達、樂觀、勤奮的文化氣質。民間藝術季熱在新疆、暖在人心,展開了一幅和諧畫卷——各族人民心靈相通、情感交融,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