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新疆
新疆
原創交響套曲《瀚海絲路》奏響國家大劇院
——用交響樂講好新疆故事
發布時間:2025-04-01 11:11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4-01
  舞台之上,珠帘為幕,新疆哈密的蒼茫大漠、高遠星空、駝鈴商隊、飛旋舞姿等圖景頻頻切換﹔幕布之下,青年指揮家李昊冉執棒北京交響樂團,以低沉銅管和弦樂將大漠的孤寂與生命的律動緩緩展現,帶領觀眾穿越歷史,重返那片充滿生機與傳奇的瀚海大地……
  近日,由新疆哈密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交響樂團聯合推出的原創交響套曲《瀚海絲路》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這部大型交響套曲由國內知名音樂制作人、青年作曲家鄭君勝、鄭君利共同作曲,以哈密大漠、戈壁等廣袤的地理空間為背景,展現哈密作為古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歷史文化底蘊,為北京市民呈現了獨特的西域風情。
  “這部交響樂作品將現代的交響藝術與我們的民族音樂元素進行了深度融合,同時還挖掘了哈密獨特的歷史文化,是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以音樂語言講好新疆故事的有益嘗試。”哈密市副市長胡冬明說。
  在時長約70分鐘的演奏中,《瀚海蒼穹》《幻影無際》《絲路風華》《光耀瀚海》《四海同歌》5個樂章15首樂曲依次奏響。“《瀚海絲路》涉及的區域范圍與歷史人文底蘊都非常宏大,我們很難用一個簡單的主題來概括,要通過主線副線、多線交融交織而成。”鄭君勝表示,這部作品因題材多元,便採用了每一首曲子都有標題的大型交響套曲形式來體現。
  由《瀚海幻影》《翼龍飛天》《胡天飛雪》《狂野大海道》4首子章節曲目組成的第二樂章《幻影無際》,主要描繪了哈密瀚海戈壁的奇幻景象與人文壯美﹔由《駝鈴遠鳴》《長歌悠揚》《綠洲樂舞》《千年之約》《絲路歡騰》5首子章節曲目組成的第三樂章《絲路風華》,展現了絲綢之路的輝煌與文化交融﹔由《浩瀚無邊》《飛躍天際》《大漠馳騁》《輝耀萬裡》4首子章節曲目組成的第四樂章《光耀瀚海》,展現了現代瀚海的風貌與生機,謳歌了絲路精神,訴說人類追逐光明、共創未來的偉大夢想。
  第五樂章終曲《四海同歌》,以氣勢磅礡的音樂展現絲綢之路連接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願景,歌頌現代瀚海文明與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重要意義,體現文化交融與共同發展的時代價值。
  “這部交響樂極具特色,整個樂章的設計、曲目的安排,都具有新疆味道、哈密味道。”鄭君勝說,哈密歷史人文底蘊深厚,前期採風為其創作提供了諸多靈感。“我到了哈密才知道,那裡是目前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大和富集程度最高的翼龍化石產地,還有雅丹地貌群。”驚喜與贊嘆之余,鄭君勝與鄭君利寫出了《翼龍飛天》《狂野大海道》等樂曲。
  哈密自古就有“西域門戶”“西域襟喉”之稱。絲路文化、農耕文化、草原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哈密文化。在當日演出的同時,哈密市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外場設立了“遇見哈密”文創集市、圖片展,全面展現哈密多元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旅游資源。
  “新疆與北京看似地理遙遠、文化迥異,實則通過千年的交融,編織成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經緯。”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級巡視員馬文表示,此次交響套曲《瀚海絲路》在北京演出,不僅是哈密原創文藝作品首次登上北京舞台,也是一次跨越地域的文化對話。真正的距離從不在經緯之間,當人們用交響樂詮釋悠久的哈密文化、用科技重現悠遠的絲路駝鈴時,哈密與北京共享舞台,傳統與現代相擁共生,而文化,終將讓山河不再遙遠。(彭澳麗)
上一篇:
下一篇: 新疆首趟銀發旅游專列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