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兵團以加強先進文化示范區建設為統領
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發布時間:2024-01-10 11:20 來源:兵團日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兵團日報 2024-01-10
  2023年,兵團以加強先進文化示范區建設為統領,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深入實施文化潤疆工程,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優秀文藝作品創作,深入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新時代兵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以文化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益健全
  寒來暑往,二師二十七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裡總是熱鬧非凡,職工群眾在閑暇時便會來到這裡,跳舞、打球、練書法,參加剪紙、手工編織免費培訓班。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職工群眾的農閑時光忙碌起來,精神生活豐富起來。
  “隻要有時間,我就會來這裡跳跳舞、看看書,既鍛煉了身體,也增長了見識。”二十七團退休職工陳麗華說。
  通過整合圖書館、文化館、黨群服務中心、連隊活動室等陣地資源,二師鐵門關市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實踐所15個、實踐站199個,拓展延伸了鐵門關市圖書館等8個文明實踐基地、鐵門關市絲路雄關廣場等7個文明實踐站點,初步實現師、團、連三級文明實踐網絡全覆蓋,推動形成連點成線、連線成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大格局。
  2023年,兵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目標,通過整合平台資源、強化隊伍建設、豐富實踐內容、打造項目品牌,深入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文明實踐場所功能得到進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兵團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8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453個,實現師、團、連三級全覆蓋。
  兵團還著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重點推進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和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將公共文化服務延伸到團場、連隊和社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
  圖書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城市書房、農家書屋……冬日裡,各師市文化陣地成為職工群眾開展活動的好去處。各級文化陣地以職工群眾文化需求為切入點,以群眾文化活動為載體,著力盤活用好優質資源,開展理論宣講、政策宣傳、文化惠民、便民服務等一系列文明實踐活動,讓職工群眾在多姿多彩、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中獲得精神滋養。
  以文育人,優質服務送到職工群眾身邊
  守邊護邊的民兵、棉花採收的場景、水果豐收的喜悅景象……一幅幅生動的繪畫作品,在孩子們的筆下一一呈現。2023年12月24日,位於三師五十三團二連的“兵團娃娃畫兵團”美育基地舉辦首次美術教學活動,標志著該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美育是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2023年,兵團文化館扎實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大“胡楊藝術”文化服務品牌項目建設力度。秦腔、書法、國畫、民族舞、鋼琴、手風琴……豐富多彩的公益培訓活動,吸引各族職工群眾報名參加,讓廣大職工群眾享受到更加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無形的歷史文化遺產。2023年,兵團堅持以先進文化示范區建設為引領,深入實施文化潤疆工程,持續加強兵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著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戲曲藝術保護、傳承與發展。
  2023年6月12日,兵團猛進秦劇團“新疆秦腔非遺傳承實踐基地”在烏魯木齊市第五十六小學挂牌,這是兵團猛進秦劇團挂牌的第15個非遺傳承實踐基地。
  從2021年開始,兵團猛進秦劇團演員張紅梅就開始在烏魯木齊市第五十六小學宣傳推廣秦腔藝術。“剛開始隻有21名學生報名學習,經過兩年多的不斷努力,如今已有150名學生喜歡上了秦腔。”張紅梅告訴記者。
  2023年,兵團猛進秦劇團、兵團豫劇團積極開展“送文化下基層”“戲曲進校園”等活動,讓更多職工群眾走近戲曲、了解戲曲。
  利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等節點,兵團廣泛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深入宣傳普及非遺知識﹔通過建立非遺傳承實踐基地,開展“送文化下基層”“戲曲進校園”等活動,推動非遺項目進校園、進社區。目前,兵團各中小學校相繼組建了書法社、剪紙社、武術社、戲曲社等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類特色社團,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課堂,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以文潤心,文化產品供給更加豐富
  人民在哪裡,哪裡就是中心﹔生活在哪裡,哪裡就是舞台。2023年,兵團大力實施“文藝精品”戰略和文化惠民工程,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潛心創作、深耕不輟,舞台上、熒幕前,一批批“有生氣”“接地氣”的作品持續推出。
  兵團各文藝院團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用心用情以小品、相聲、歌曲、舞蹈等形式,創作推出現實題材文藝作品,舞蹈詩劇《老兵故事》、音樂劇《活界碑》、少兒雜技劇《孟母三遷》、秦劇《西域漢關》、豫劇《援疆柳》等舞台精品完成首演﹔《兵團禮贊》主題交響音樂會精彩呈現﹔舞蹈詩劇《老兵故事》參加第六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獲“和美絲路獎”,豫劇《昆侖山的兒子》獲第十屆黃河戲劇節最佳劇目獎、最佳演員獎等7個獎項,豫劇《解憂公主》獲第五屆豫劇藝術節優秀劇目獎……文藝精品佳作不斷涌現,有力推動兵團文藝事業繁榮發展,豐富了職工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讓優秀文藝作品走進各族職工群眾。2023年,兵團舉辦“送文化下基層”“戲曲進鄉村”“新年看大戲”文化惠民演出,開展雜技、戲曲折子戲等文化惠民活動1100余場次,惠及職工群眾90余萬人次。
  在開展“送文化下基層”等活動的同時,兵團堅持舉辦職工文藝匯演等群眾性文藝活動。2023年,兵團舉辦第十二屆職工文藝匯演、第三屆戲曲折子戲大賽暨首屆戲曲票友大賽頒獎晚會、首屆廣場舞大賽決賽等6場大型文體活動,讓職工群眾唱起來、跳起來、樂起來,以昂揚姿態展現兵團職工群眾新時代新風貌。
  “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兵團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加快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滿足職工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貢獻兵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