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自2012年文化部下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文化領域的實施意見》以來,浙江省金華市加大改革力度,放管結合,著力為文化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鼓勵社會資本多種渠道投資文化領域,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完善准入機制推進文化市場繁榮有序發展。目前,該市承接省級主管部門下放的文化行政審批權力事項45項,對社會公布權力事項217項。2014年以來,通過厘清文化權力清單,完善市場准入機制,對印刷、網吧等7個事項實行先照後證管理,取消了9個事項注冊資本的限制,減低准入門檻,簡化審批程序,審批時限縮減到原來的75%,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極大地推動了當地文化市場的繁榮發展。2015年,全市新增網吧289家,增幅40%﹔市區新增網吧電腦終端增幅為22%,達到1.3萬余台。目前,義烏市有包裝印刷企業800余家,為中國商品包裝印刷產業基地之一,浙江省三大包裝印刷產業基地之一,2015年承接境外印刷59批次,合計1912.3萬美元。
二是大力引導民資投入文化產業成效初顯。出台政策引導民資建設各類博物館、展示館。實行以免費供地為核心的認養政策。如市區古子城區塊,政府拿出約15畝土地,由13位投資者認養建設,無償使用30年,到期後歸還政府,目前已創辦各類展館10家。對民辦博物館給予一定的建設資金和免費開放補助。如武義縣對建設資金給予約10%的補助﹔永康市在實行建設資金補助的同時,對經考核達標的免費開放博物館給予每年每平方米200元的補助。目前,全市共有文化民辦非企業性質博物館、美術館、非遺展示館49家。
三是傳承非遺保護項目市場化進程加快。在非遺傳承保護總體規劃的基礎上,按照因地制宜原則,根據地域風情和文化特色,把非遺展示館分為自然生態、歷史文明、民俗文化、產業生態四大類,包括以中國火腿、中國酥餅為代表的飲食文化,以東陽木雕、永康錫雕為代表的工藝文化,及以橫店影視城為代表的影視文化,通過引領民營資本進入非遺傳承保護領域,加快其市場化進程。目前,全市民間投資傳承非遺保護項目32個,總投資超過4000萬元。
四是民營文化企業加速發展。現有國家級、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園區)7個,文化產業生產經營單位9大類1.3萬余家,95%由民間資本投資,民營文化產業企業進入快速發展期。以東陽橫店影視文化產業實驗區為例,現有645家影視企業入駐,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150.32億元,同比增長12.01%﹔上繳總稅收15.07億元,同比增長12.94%。特別是影視制作市場准入門檻降低後,東陽影視文化產業還帶動了永康、磐安等周邊縣市影視文化產業的發展,其中,永康市注冊成立500家影視文化公司(含工作室),2015年拍攝影視劇100多部,實現產值6.33億元﹔磐安縣僅2015年就引進影視制作企業19家,民間資本累計投資拍攝影視劇和紀錄片47部,總投額近3億元。(來源:浙江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