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年來,浙江舟山廣場舞發展迅速,已遍布全市35個鄉鎮(街道),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現有1000多支廣場舞團隊,3萬多名舞者,活動在廣場、公園、單位門口等地,成為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隨之而來的噪音擾民、違規佔道、團隊沖突等問題也一度引發輿論熱議。對此,舟山市積極試點廣場舞管理,努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務升級版,取得成效,廣場舞實現“零投訴”。
一是政府轉變職能,以服務促規范。深入開展調研,多方征求意見,了解群眾訴求,在此基礎上成立了舟山市廣場舞指導中心,成為全省首個政府主導的廣場舞文藝團隊管理組織。中心安排業務人員負責全市廣場舞隊伍指導和服務工作,在全市四個縣(區)分別設立廣場舞指導分中心,借由分中心將廣場舞指導與服務逐層延伸到鄉鎮、街道,有效服務基層群眾。出台《舟山市廣場舞指導中心服務實施意見》,明確機構建設、服務內容、團隊建設、評估獎勵等方面的標准。截至目前,中心已擁有會員隊伍212支,會員6000余名。此外,加大硬件設施建設力度,在城市建設規劃中注重群眾健身場地建設,並對已建成的活動場地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加大學校場地對外開放力度,引導社區群眾在遠離居民區的戶外以及室內跳舞,全市廣場舞得以規范有序發展。
二是服務群眾需求,以培訓促管理。不斷提升廣場舞文化內涵和審美品位,積極推出一批融入地方特色的廣場舞作品,搭建展示平台,支持鼓勵本土的廣場舞走出去,加強和外省廣場舞的交流與合作。廣場舞指導中心成立以來,組織舉辦了16次培訓,3000余人次受訓﹔開展全市展演活動2次,組織參加省內外比賽5次﹔組織參加省級培訓4次,定制vip團隊培訓8次。將廣場舞活動及培訓與文明教育相結合,制定《舟山市廣場舞文明公約》,嚴格要求中心廣場舞團隊自覺遵守,倡導文明健身。設立監督舉報電話,實行團隊服務資格取消制度,被取消資格的,一年後才能重新申請,廣場舞隊伍整體素質得到極大提升。2015年,中心團隊普陀夕陽紅藝術團獲浙江省鄉村文化禮堂排舞大賽老年組銀蘭花獎﹔普陀區海沙沙藝術團獲浙江省第四屆健身排舞大賽老年組規定曲目第一名、自選曲目第二名,在全省花式團體操大賽中獲得特等獎﹔廣場舞(健身舞)協會獲2015年度浙江排舞運動協會先進集體。
三是重視基層力量,以指導促提升。探索廣場舞團隊自律、自管的良性發展模式,成立了廣場舞協會,吸納廣場舞團隊負責人、文藝骨干、群眾代表參與廣場舞管理。探索會員之間的溝通、協商機制,建立廣場舞微信群,實施“開放日”活動,靈活化解矛盾,使社會積聚的文化需求得以疏導和釋放。制定《舟山市廣場舞星級團隊評比辦法》,對星級廣場舞團隊進行資金扶持獎勵,並根據各廣場舞團隊的考核情況,分層、分類提供藝術培訓、健身指導、文化活動觀摩等服務和支持。對遭群眾投訴的團隊,則視情節輕重進行降級,促進了廣場舞活動的良性健康發展。(來源:浙江省文化廳)
上一篇: 寧波江東實施“三大工程”推進“互聯網+時代網吧”轉型升級 |
下一篇: 浙江遂昌湯顯祖戲曲小鎮開工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