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浙江省台州市堅持“四位一體”,完善資源統籌、數字平台兩大載體,推廣服務採購、供需對接兩項制度,著力破解資源分散、競爭乏力、供需錯位和渠道單一等短板問題,確保公共文化服務有效供給,取得明顯成效,被列為第三批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城市,建設農村數字文化廣場、推進公共文化資源統籌等六項工作被列為省示范項目和標准化試點項目。
一是突破部門界限,“文化聯盟”形成資源合力。整合擁有公共文化服務職能、資源和意向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先後組建了“環市民廣場公共文化服務聯盟”“台州市公益講座聯盟”等12個公共文化共建共享組織,擁有成員單位70余家,實行聯席會議制,統一了對外標識、宣推渠道以及設施、隊伍管理制度。
二是打破內部循環,“公開採購”倒逼服務升級。制定實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管理辦法,將由財政買單的公共文化服務全部推向市場,社會力量與公辦文化單位平等競爭,評標採購。目前,首批採購項目含1000余場下鄉演出、8個區域文化研究項目和重大文藝活動,其中非公辦文化機構中標項目比重超60%。
三是圍繞群眾導向,“菜單服務”推動供需對接。制定推行“點單式”文化服務立項制度和公眾需求反饋機制,定期通過問卷調查、公眾評審、意向登記和滿意度測評等形式,征集服務項目,並對在辦活動進行動態調整。目前,文化服務信息預告已覆蓋所有公辦文化場館,月均發布活動信息5.6萬條次。市圖書館90%以上的在辦活動由館外人員參與舉辦或根據公眾需求舉辦﹔市文化館藝術培訓和展覽項目均依公眾滿意度實行“末位淘汰”。
四是借力“互聯網+”,“數字平台”開辟服務捷徑。先後開設各類微信公眾號42個,建成“台州網絡圖書館”等數字化信息系統6個,覆蓋主要公共文化業務門類。啟動集活動預約、場館預定和需求反饋等功能於一體的市域公共文化數字平台建設。依托全市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系統,首期20家在建的“24小時市民書房”均與公共圖書館實現了藏書借閱、信息服務的無縫對接。(來源:浙江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