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日,浙江省政府公布了第三批《浙江省珍貴古籍名錄》(184部)和浙江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3家)。目前,全省共有省級珍貴古籍609部,古籍重點保護單位16家。
第三批入選的浙江省珍貴古籍分藏15家藏書單位,內容各異、形式多樣,多層次、多角度地反映了浙江的歷史、文化內涵。其中既有浙江籍著名歷史人物,如黃宗炎、陶方琦、李慈銘、孫詒讓父子等人著作的未刊稿本,也有反映浙江歷史、地理、文化的珍貴古籍,如臨海市博物館所藏清人葉蒸雲著《辛壬寇略》稿本,記述了太平軍攻陷台州的歷史,還有浙江地區刊刻的重要文獻,如明嘉禾(今嘉興)項氏萬卷堂刻《南史論贊》、清干隆二十一年武林高氏我娛齋鈐印本《我娛齋摹印》《印述》《印辨》等,以及特殊印制形式生產的書籍,如活字本、鈐印本、彩繪本、寫刻樣本等。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的評選,則進一步推動了全省古籍庫房標准化建設,成為浙江省古籍保護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除開展省級珍貴古籍名錄和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評選外,浙江省還積極申報《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的評選,目前共有871部古籍入選前五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10家藏書單位入選“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此外,省文化廳還評選了15家“浙江省古籍保護達標單位”。全省超過91%的古籍處於良好的保存條件之下,成效顯著。(來源:浙江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