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浙江
浙江
浙江寧波慈溪市“五力齊發”構筑文化產業發展新高地
發布時間:2016-11-07 09:29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6-11-07

  近年來,浙江寧波慈溪市大力培育發展文化產業,通過健全體制機制、強化政策扶持、優化發展環境,文化產業總量規模穩步提升,集聚效應初步顯現。近三年來,該市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年均提高0.29個百分點﹔增加值總量年均增長19%。今年1-8月份,全市共有文化產業法人單位1870 家,94家規(限)上企業、單位實現增加值20.5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67家制造企業實現增加值7.3億元,同比增長9%﹔26家文化批零和服務企業,實現增加值13.2億元,同比增長49%。 

   一、謀區塊布局,提升集聚輻射力。結合城市總體發展規劃布局,謀劃打造了南部山水休閑、城中文化商務、城西休閑商務等板塊。南部山水休閑板塊的上林湖青瓷文化傳承園,已經進入施工建設,計劃年底主體建筑結頂完工,完成投資6800萬元。城中文化商務區的智巢文化創意園,已經成為該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地,目前已入駐文創企業51家,2015年產值突破6000萬元,入選“寧波文化十大創新空間”和寧波現代服務業示范基地。城西休閑商務板塊基本建成,IMAX影院、真冰溜冰場等文化消費休閑項目投入使用。   

  二、強政策引導,提升生態軟實力。一是“筑巢引鳳”優化產業形態。出台關於《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每年安排文化產業專項資金1600萬元,扶持產業園區建設、企業做大做強和新興產業創新發展,三年累計撥付資金1200萬元。引導、推介50多家企業和優秀項目申報上級各類扶持資金近600萬元。積極探索中小文化企業金融合作信用擔保平台建設,解決文創企業初創階段融資困難。二是“借梯登高”開展校企合作。巢文化創意園與浙工大之江學院、浙江傳媒學院等高校合作成立4個文創後備人才實訓基地,共同培養動漫游戲等高端緊缺專業人才。三是“借船出海”網羅專業人才。連續兩年舉辦文創人才專場招聘會,免費為文創企業設攤,1000個崗位吸引1500名求職者應聘,達成意向600余人。 

  三、融項目招商,提升產業吸金力。一是交流研討拓渠道。每年舉辦文化產業項目推介洽談會、文創產業發展研討會,促成本地傳統商貿企業和外地文創團隊合作。組織80多家次文化特色企業,參加義烏文交會、深圳文博會、杭州動漫節等高端文創展會,助推企業走出去。二是挖掘特色創品牌。啟動特色文化產業“一鎮一品”工作,擴充產業重點項目儲備庫,編印產業招商投資指南,拍攝“文創慈溪”等多部宣傳片。三是對口招商聚人氣。組織赴上海、深圳、杭州、景德鎮等地進行專項對口招商,並在“上海寧波周”“武漢寧波周”、浙洽會等重大展會中進行展示推介,今年6月與韓國合作舉辦浙洽會系列活動——“2016創意中韓論壇”,啟動“中韓文化創意園”和豬八戒國際創意城項目。 

  四、優平台建設,提升產業增值力。一是“文化+制造”助推制造業點石成金。構建寧波中小企業文創產品工業設計服務平台,建成省級、寧波市級工業設計中心7個。策劃組織文化慈溪創意匯、青瓷創意集市及家博會工業設計、文創設計活動,全市家電企業購買設計比例達85%。二是“文化+旅游”提升旅游文化內涵。以南部古鎮古村為表,以特色地域文化為魂,串珠成鏈打造南部沿山精品線,“浙派古村落”方家河頭、“民國風情”山下村、“國藥養生”鳴鶴古鎮等特色古村古鎮。三是“文化+農業”提升農產品附加值。通過提煉、包裝地域文化元素,該市旅游節、楊梅節、青瓷節等重大節慶活動,及水蜜桃節、葡萄節、蜜梨節等特色鄉村節慶活動。海通時代農場、綠興獺兔養殖基地探索引入“互聯網+”、“文化+”元素,為市民提供休閑體驗服務,創新市場銷路。 

  五、育重點產業,提升品牌影響力。一是“借古創新”理順文化脈絡。“越窯遺址青瓷文化”為依托,逐步構筑以青瓷甌樂為核心的青瓷文化產業鏈,產生深度輻射效應。日前,已全面啟動海上絲綢之路﹒上林湖越窯遺址申遺工作。二是“以點拓面”培育重點區塊。培育提升了以古舊家具、草帽編織、青瓷燒制等為代表的特色工藝美術品產業﹔培育引進一位國家級、五位省(寧波市)級工藝美術大師,“上林湖”“上越”等多個青瓷品牌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熱點,青瓷甌樂成為對外形象展示名片。三是“厚植優勢”壯大特色產業。本土制作電影《愛誰誰》《80後的獨立宣言》登上全國院線,動漫《小雞彩虹》登陸央視,獲全國動漫最高獎“金猴獎”,成為杭州G20峰會文明禮儀卡通代言形象。(來源:浙江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