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溫州市全面貫徹市委、市政府關於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總體部署,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納入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深入推進公共文化領域重點任務改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需求為牽引、以問題為導向,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數字化、社會化,推動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
目前溫州市有3個全國文化先進縣、8個省級文化先進縣、20個省級文化強鎮、95個省級文化示范村(社區)、7個公共文化服務示范項目(區)(國家級2個,省級5個)。“城市書房”“文化驛站”“鄉村藝術團”等文化品牌不斷擦亮,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機制不斷完善,探索出一條普惠式、品質化、可持續的公共文化發展路徑。
推進資源整合共享,架起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立交橋”
為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溫州以“文化溫州雲”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台建設為載體,以公共文化創新空間建設為紐帶,在群眾之間架起了提供優質文化服務的“立交橋”。溫州在全面推進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基本公共文化設施標准化建設和常態化服務的基礎上,建成城市書房88家、百姓書屋63家、文化驛站210家。其中,文化驛站依托“1+10+N+X”站點布局體系,以“嵌入式空間”建設模式,整合全市各級公共文化場館、設施及各類社會資源,打通館際壁壘、實現互聯互通。舉辦貫穿全年的“市民文化節”“全民閱讀節”等大型文化惠民活動,優化都市15分鐘、農村30分鐘文化圈,讓更多群眾享受到文化建設帶來的便利。
創新社會參與機制,拓展公共文化服務多元主體供給渠道
為調動整合公共資源,拓展和暢通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供給的渠道,溫州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深化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實施意見》,積極探索“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規范管理”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新模式,推動社會力量參與城市書房、文化驛站、博物館、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出台社會文藝團隊扶持補助辦法、文藝精品創作獎勵政策等,激發社會群體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出台相關政策扶持非國有博物館群、民辦美術館、實體書店建設,引導潛藏在民間的文化資源、資本投入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群眾文藝團隊,組建鄉村藝術團2686支,並引導這些文藝團隊入駐基層公共文化場館,鼓勵基層群眾自辦文化、參與文化志願服務等,提升公共文化設施利用率。
探索標准化建設,以試點為機遇創新效能提升路徑
為建成城鄉一體、區域均衡、全面普惠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2018年以來,溫州在推進“五個百分百”建設過程中,加快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建設,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以標准化促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服務效能提升。出台《以“文化驛站”為重點高質量推進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實施方案》,明確站點標准化建設,規定站點適宜面積與設施標准。城市書房圍繞規模化建設和運行管理,構建了通用基礎標准體系、服務保障標准體系、服務提供標准體系以及崗位工作標准四大子體系。編制發布了全國首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地方標准《城市書房服務規范》,在此基礎上編制印發浙江省地方標准《城市書房服務規范》。城市書房標准化建設於2020年入選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第六批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准化試點項目。下一步,溫州將大力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文化場館延伸覆蓋,積極推進服務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規范化,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升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滿意度。
2020年是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的迎檢沖刺之年,溫州正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深度融合文化旅游,挖掘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文化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不斷深化公共文化服務體制機制改革,提升現代文化治理能力,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何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