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浙江
浙江
浙江嘉善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發布時間:2020-12-18 09:55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0-12-18

  自2016年被列入全國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名單以來,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終極目標,積極探索科學發展引領下的全域旅游發展方向,2019年被浙江省政府命名為首批“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縣”。多年來,嘉善旅游深入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積極探索江南平原地區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無中生有”新模式,堅持全域規劃,整合優質資源,促進業態融合,強勁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全域旅游”已成為嘉善“雙示范”建設的一張閃亮金名片。日前,嘉善縣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加強頂層設計,堅持旅游發展“謀定而動”,實現旅游發展全域化。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嘉善以三個現代旅游治理體系化機制,營造優質的全域旅游發展環境,推進全域旅游落實落地。

  一是健全旅游管理機制,提升全域旅游的健康發展。建立健全“政府主導、企業主體、部門聯動、行業自律”的全域旅游工作體系,把全域旅游納入全縣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建立了縣領導定點聯挂旅游項目機制。成立旅游安全委員會和全市首家旅游巡回法庭,推行“1+3+N”旅游綜合監管機制,實現監管覆蓋旅游活動全過程、貫通旅游產業全鏈條。依托全國旅游標准化示范縣創建,重點實施50項旅游類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省級地方標准,全縣相關部門投入資金累計超2.5億元,為推進旅游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二是健全項目推進機制,激發項目的爭先創優活力。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要求,建立全縣文旅項目庫,加強項目全過程管理、全流程規范,最大程度確保了品質發展和聯動發展。實施文旅項目“點狀供地”,大力支持文化和旅游業重大項目申報浙江省重大產業項目,引導盤活空間優先用於文化和旅游項目開發建設。截至目前,全縣共有32個文旅項目,在建項目總投資247.77億元,近三年實際完成總投資額近56億元。高投資的西塘宋城演藝谷、五彩姚庄田園綜合體、西塘八九間東區等重大文旅項目,為文旅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大手筆打造梅花坊老城客廳,將重現歷史街巷肌理,復興嘉善老城文化。為引“活水”打造一流平台,今年9月,中國數字音樂小鎮、中國風機器人演藝中心、中國文藝青年小鎮等8個總投資近120億元的高端文旅合作項目集中進行現場簽約,為打造全域旅游新亮點蓄勢儲能。

  三是健全要素保障機制,優化全域旅游的發展環境。先後出台了《關於促進嘉善旅游業改革發展加快打造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休閑旅游目的地的實施意見》《關於印發<嘉善縣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嘉善縣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獎勵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嘉善縣關於加快推進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2020—2025)》等指引性政策文件,聚焦“旅游投資建設”“產業品牌建設”“企業做大做強”“公共服務和信息化建設”“旅游形象宣傳和市場拓展”“旅游人才引進和培養”等行動,縣財政每年持續投入不少於3000萬元旅游發展專項資金並逐年增長,力爭文化和旅游業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達到並保持全省前列。堅持把全域旅游作為一個全局性戰略進行統籌謀劃和系統推進,與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簽署了《共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嘉善片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合作協議》,在文旅“金名片”的培育,文旅領域重大改革的推進,文旅發展平台的打造上共同發力,努力打造示范區嘉善片區亮點成果。

  創新開拓思路,推動旅游發展“蓄力成勢”,實現旅游供給品質化。順應旅游產業發展和旅游消費升級趨勢,嘉善以三個激發文旅消費潛力戰略性舉措,統籌更新文旅發展業態,謀劃大花園建設。

  一是實施交通先導戰略,形成外聯內暢的交通樞紐。作為區位獨特、接軌上海的浙江門戶,努力探索實施省交旅融合試點工程,創新打造了“運游一體化”的縣旅游集散中心,改建溫泉大道等通景公路5條,綠道慢行系統總長度達112.14公裡。重點加快推進“六橫四縱”省際斷頭路,實現更緊密對接長三角綜合交通網絡。此外,3條毗鄰省際直達客運班線、3條省際公交線路、2條直達機場客運班線,上海嘉善二日游直通車,西塘古鎮到上海東方綠舟站,黎裡旅游集散中心到西塘古鎮停車場等線路的迅速開通,為全域旅游暢通無阻提供了優勢條件和強大推力,使嘉善經濟建設與旅游發展駛向了快車道。

  二是疊加文旅優勢資源,做靚本地特色的文旅品牌。全力構建“一軸引領、四帶串聯、五區並進、三廊拓展”全域旅游空間格局,深挖文旅資源稟賦,激活歷史文化資源活力,結合農業、工業、養生、研學、婚慶、會務等業態推陳出新“旅游+”和“+旅游”模式,打造美麗鄉村風景線、城市觀光風景線、紅色印記精品線、鄉村周末暢游線等20余條,打響“夢中江南水鄉”文旅品牌,既符合文旅融合的趨勢,又極具市場吸引力。率先推出的“佳膳十碗”進萬家活動模式得到浙江省“百縣千碗”三年行動計劃推廣,縣域內3家入選省市兩級“百縣千碗”美食體驗店名單,8家入選縣級名單。結合古鎮、花海、溫泉等本地資源,以“從無到有,從有到興”的創新路徑探索打造專屬特色IP。大雲旅游度假區自推出“雲寶”IP以來,已開發文創產品150余件,多次榮獲以商業價值評價為導向的ADMEN國際大獎﹒IP商業價值金獎和實戰金案獎。

  三是深挖游客多元需求,培育千億量級的產業鏈群。圍繞“帶動一個產業,引領一個集群”目標,以資源資產化、內容本土化、運營全球化的標准,全力推動旅游產業從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嘉善連續兩年入選中國縣域旅游競爭力百強縣市名單,近期先後榮獲“2019浙江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十佳縣區”“2019中國有影響力的全域旅游示范區”等榮譽。全縣持續在供給端、需求端、服務端協同發力,擁有A級景區12家(其中5A級1家,4A級3家),省4A級景區鎮2家,省A級景區村庄42家(其中3A級6家),等級民宿16家(其中白金宿1家,金宿3家),西塘景區樹立三大標准推動民宿產業健康發展獲浙江省副省長成岳沖批示。全面提升旅游廁所品質,新改建旅游廁所156座。積極開發智慧文旅系統,在獲評省級旅游信息化重點示范項目的強大基礎上,結合與阿裡合作的“城市大腦”項目,累計投入618萬元,推進智慧文旅項目建設,深化文旅系統“最多跑一次”改革。

  堅持先行先試,深耕旅游發展“和合而美”,實現旅游效益最大化。搶抓長三角一體化重大機遇,踐行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嘉善以三個深化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形成互補並存旅游格局,助力國內大循環。

  一是深化改革創新試點,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文旅樣板。全面啟動優秀文化基因解碼工程,申報的江南水鄉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入選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名單,被列為全省文化基因解碼重點建設縣。全國旅游標准化示范縣創建已順利通過文化和旅游部實地驗收,2019年16類50家全國旅游標准化試點企業經濟效益同比提高5%以上的佔比超74%。積極謀劃文旅融合長遠發展,設專班、強調研、定方案,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舉辦全城消費節等活動,文旅復蘇態勢凸顯,入選全省首批文旅產業融合試驗區培育名單和省級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名單。連續舉辦八年的西塘漢服文化周創新開展了30多個漢服系列子活動,完善漢服文化標准體系,漢服旅游深入人心,最新一屆西塘漢服話題在抖音的總播放量超11.2億次,西塘古鎮入選浙江省首批未來景區改革試點名單。

  二是搶抓機遇做強聯盟,創建共建共享的區域融合。對外,拋出“橄欖枝”。率先舉辦“美美與共,振‘鎮’有聲”首屆長三角古鎮一體化發展大會,牽頭召開長三角一體化古鎮文旅創新論壇,共同簽署“長三角古鎮一體化發展聯盟西塘倡議”,共同打造中國江南水鄉古鎮生態文化旅游圈。深化旅游聯盟合作,定期召開環澱山湖戰略協同區聯席會議,合力打造“青昆吳善”旅游協同發展核心圈,主動聯合上海青浦、江蘇吳江合作建立“六個一”(示范區旅游圖片庫、旅游網、旅游小程序、旅游微信、旅游識別符號、旅游一卡通)旅游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協同機制。對內,凝聚“同心魂”。縣域內三家重點旅游景區西塘古鎮、雲瀾灣溫泉景區、歌斐頌巧克力小鎮強強聯手,組建“三方聯盟”,組團出擊增強市場競爭力,促成客源互流,增進區域融合。為提振疫後文旅消費市場,嘉善累計發放2050萬元旅游消費券助力嘉善旅游復興。

  三是宜游宜業幸福升級,營造時時旅游的城市形象。堅持以人為本,以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為主要目標,重點打造現有省級旅游類特色小鎮、省級旅游度假區、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省級中醫藥養生旅游示范基地和省級旅游風情小鎮等旅游新亮點。升級打造文旅節慶活動平台,高品質舉辦長三角非遺嘉年華、江南民歌節暨長三角田山歌展演、西塘漢服文化周、西塘賞花季、大雲雲上鄉村音樂節、大雲萌王節、馬拉鬆賽事、環意長三角公開賽等活動賽事。縣圖書館和博物館自去年6月啟動以來,探索開展“三館融合”項目,提供“文旅兼備”的品質體驗,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開放至今已吸引周邊游客市民超100萬人次駐足,縣博物館積極創建4A級旅游景區,力爭順利通過﹔嘉善文旅發展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被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新研究中心授予“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三館融合發展創新實踐基地”。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為統領,全力培育文旅消費增長極,積極拓展旅游共享富民空間,目前,全縣擁有各類民宿1000多家,各類商戶超2萬家,2018年旅游增加值佔GDP比重7.73%,旅游從業人員佔比11%。2019年,全縣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135.58萬人次,同比增長24.35%﹔實現旅游總收入268.93億元,同比增長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