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浙江
浙江
浙江臨安:鄉村運營師帶來新思路新活力
發布時間:2021-01-07 10:18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1-01-07

  2020年12月31日晚上,雖然氣溫接近零下10℃,但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的多個村落中,卻是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在天目山鎮月亮橋村,體驗打麻糍、做豆腐、炸玉米粿的游客絡繹不絕﹔晚上8點,高虹鎮石門村裡“叫好聲”不斷,杭州雜技總團正在這裡表演﹔晚上10點,在龍上村猷溪畔,游客們手牽著手,繞著熊熊燃燒的篝火起舞歡唱,期盼2021年的到來……

  如此豐富精彩、賓客盡歡的鄉村新景,得益於臨安探索鄉村市場化運營之路的創新之舉——通過與愛鄉村、會策劃、懂營銷的鄉村運營師團隊開展合作,將鄉村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2017年4月,臨安創造性地提出“村落景區”概念,編制了《村落景區臨安標准》,並開始招募鄉村運營師。3年多來,一大批年輕人在鄉村施展才華,一個個項目落戶青山綠水間,一批批游客住進村居農家,臨安鄉村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蝶變”。

  把“後浪”引入鄉村

  與如今的熱鬧不同,以往,石門村有的僅僅是“冷清的美”。因為地處天目山北脈的水濤庄一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石門村不能發展工業經濟,卻得以保留了好山好水,加上明清時期的老街、經營百年的藥店、杭徽古道驛站等,石門村的旅游資源不可謂不豐富。

  2017年初,臨安著手整合美麗鄉村,打造村落景區。石門村與相鄰的大山村、龍上村被規劃為“龍門秘境”景區。環境整治、房屋外立面改造、旅游集散中心建設……項目緊鑼密鼓地推進,短短幾個月,村子逐漸顯現新氣象。然而,單一的旅游業態、偏遠的交通區位,都削弱了石門村的吸引力,游客來得不多,農民增收缺乏持久動力。

  石門村的改變源自鄉村運營師婁敏。婁敏就是石門村人,年少時便在外辦企業。成就一番事業的她,保持著每月回村看望老人的習慣。最初,臨安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陳偉宏找到婁敏讓她負責運營石門村時,婁敏一口回絕。她說:“我一個做生意的,可管不好村子。”

  招募鄉村運營師的政策推出後,陳偉宏再次向婁敏發出邀請:“不管村子,隻管運營。運營師與村集體自願簽約,雙方組建合資公司。村委會管理村庄事務,運營師負責打造旅游產品、策劃主題活動,形成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鄉村業態,最終收益按照公司股份分成。”

  既能夠發揮所長,又不會被事務性工作所困。被新政策吸引,婁敏決定留下來,成為“龍門秘境”村落景區的鄉村運營師。除了婁敏之外,在旅游市場摸爬滾打近20年的章小雲、從事外貿行業的唐曉丹、法國留學歸來的潘青青……十余名鄉村運營師陸續到崗,用他們的奇思妙想推動臨安從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轉型。

  將鄉村帶進市場

  成為鄉村運營師後,婁敏曾經做過清晰的職責定位:農產品包裝開發、農家樂整合提升、策劃營銷活動。入村不久她就發現,依靠現有的農家樂難以吸引游客,隻有充分盤活山水資源,才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鄉村才能留得住人。

  為此,她累計投入3000余萬元,流轉閑置農房、土地,打造“壟上行”民宿、菊花基地、高山蔬菜基地。短短3年,石門村、龍上村和大山村成為長三角地區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分別達到10萬元、17.5萬元和20萬元。石門村還先後入選2019年度浙江省善治示范村、文化和旅游部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

  和婁敏“無中生有”的鄉村運營實踐相比,在清涼峰山腳下的楊溪村裡,運營師章小雲做得更多的是“好上加好”。早在2014年,楊溪村就與章小雲所在的臨安旅游集散中心有限公司合作,依托郎氏祠堂、韓世忠墓等,共同開發“忠孝學堂”課程,每年能夠吸引1萬余名學生前來體驗忠孝文化。

  “但仔細盤算,除了入場費,真正給村庄帶來的收益並不多。”在調研了游客與村民的需求後,章小雲拿出了運營方案——拉長產業鏈,拓展新市場。之後,“忠孝學堂”課程加入了做麻酥糖、編草鞋、農耕體驗等活動,將原本半天的行程延長至一到兩天。同時,利用村落景區建設資金,打造了全新的體驗基地,增加了小火車、土灶頭、戶外運動區等體驗項目,引來更多游客。

  “以前村裡做項目,要麼缺少特色,要麼種類單一,看不到持續收益。現在不一樣了,運營師比我們更擅長用市場的角度想問題,游客喜歡什麼,就針對性地開發什麼,用好了資金,升級了產業,村庄發展也更有生命力。”楊溪村黨支部書記楊建政說。

  讓村民成為主體

  在太陽鎮雙廟村,運營師唐曉丹把關注重點放在了本村村民上。

  2018年10月,唐曉丹應邀成為鄉村運營師的一員,與雙廟村合股成立了杭州慕仁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個人佔股65%,村集體佔股35%。隨後,唐曉丹開始逐門逐戶走訪。會做木工的羅師傅、種田達人羅阿姨……村民們的手藝讓唐曉丹佩服不已,也讓她的運營思路逐漸明晰。

  為了更好地發揮村民特長,展示雙廟風採,唐曉丹帶領團隊為雙廟村量身打造了一條長達4公裡的鄉村游線,不僅串聯起山谷、水庫等核心景點,還安排了豆腐坊、酒坊、油坊、花園餐廳、龍蝦餐廳等新業態,再加上不定期舉行的鄉村集市、音樂節、釀酒節等活動,為雙廟村聚攏起過去不曾有的人氣。

  去年年初,唐曉丹的團隊聯合10余位農業大戶,開發了“暇暇農”平台,設計了“田地認養”“農產品銷售”“村民有話說”等版塊。在“村民有話說”的版塊裡,10多位村民定期發布音頻,傳授種田、釀酒的經驗,引來不少點贊,一躍成為“網紅”。

  “鄉村有了人氣,振興才有底氣。”陳偉宏說,“相比投資商隻負責項目在村庄的實施和盈利,運營師更注重整個村落的資源利用和多元業態打造,更關心村民觀念的轉變,更關注如何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隻有因地制宜地讓村民參與進來,讓村子熱鬧起來,才能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目前,臨安區已有14家村落景區與運營師及其團隊簽約合作,完成落戶項目53個,項目總投資達5.2億元。3年來,12個村落景區吸引返鄉青年100余人,吸引了96位身懷絕技的手工匠人參與運營,增加村民就業崗位200余個。

  不久前,臨安區青山湖街道舉辦招引鄉村運營師新聞發布會,洪村村、郎家村、孝村村、白水澗村、研裡村、朱村村6個村的村書記分別介紹了當地的文化和旅游資源,簽署了“鄉村運營師招商服務承諾書”,以此招引更多鄉村運營師前來應聘。

  陳偉宏說:“無論是挖掘鄉村生態、生產、生活價值,還是推動傳統產業向文旅、農旅融合等現代產業轉變,都不能依賴於政府有關部門的無限投入。鄉村運營師為鄉村帶來了新的思路、新的視野、新的活力。臨安區每年都會組織第三方機構開展績效考核,對考核合格的鄉村運營師給予20萬元至100萬元不等的獎勵。希望有更多的鄉村運營師加入進來,為臨安鄉村振興注入更多的鮮活力量。”(靳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