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浙江
浙江
杭州臨平:“藝上學堂”為美好生活“加碼”
發布時間:2024-11-19 09:24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魏雲舒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11-19
   
“藝上學堂”少兒合唱班培訓 
  從超山的梅花、青梅到臨平山的杜鵑、繡球,從大運河畔的荷花到藝尚小鎮的芙蓉,從農家庭院的牽牛花到鄉間田野的菜花……日前,“藝上學堂”名師作品展系列之“四時花語”中國畫作品展在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舉行,展出的67件國畫作品不僅裝扮了城市與鄉村,更是臨平人民勤勞朴實、安居樂業的生活寫照。
  這是臨平推動全民藝術普及的一個生動縮影。今年以來,臨平推出的公益培訓“藝上學堂”成為市民學習藝術、享受藝術的文化新空間,越來越多的市民借此傾聽文藝與生活的對話,感受臨平的人文之美。
  “藝上學堂”的內容涵蓋舞蹈、聲樂、美術、書法、攝影、器樂、戲曲、演講、茶藝等多個領域,時間橫跨一年四季,分為“夜學堂”“周末學堂”“銀發學堂”“寒暑假期少兒美育學堂”等,課程多安排在晚上、周末、節假日,方便群眾參與。截至今年7月,“藝上學堂”已推出75門課程,參與學員超1.6萬人次。 
  “要讓公益培訓以更年輕、更‘潮’的方式呈現。”臨平區文化館館長任小偉說,在設計“藝上學堂”之初就提出一定要以群眾實際需求為導向,全面連接優質師資,將臨平區豐富的文化藝術資源轉化為可供群眾所用的美育資源﹔全力打造更加時尚、多元的藝術課程,涵蓋傳統與潮流,兼顧知識性與趣味性,讓不同群體沉浸式享受文藝時光。 
  “晚上忙完家務,隻要天氣好,我就會帶著全家到東湖公園走走,走累了就到文化館的臨品書坊休息一下,帶小朋友體驗數字文化館的設備,還可以把一些數字課程帶回家。”市民胡女士說。
  臨平充分發揮數字文化館的優勢,舉辦了100余期“藝尚雲課堂”,開展了鋼琴、吉他、素描等網上培訓活動,還對多種文藝活動進行網上直播,線上觀眾累計超過15萬人次,有效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在今年5月枇杷成熟之際,臨平把“藝上學堂”搬到田間地頭,在枇杷種植地舉辦“塘棲枇杷知多少”教學體驗活動。“一方面讓人們了解塘棲枇杷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種類,另一方面也豐富了人們的文化休閑生活。”塘棲枇杷種植地農庄負責人介紹。據悉,該教學體驗活動全程線上直播,在短短20分鐘內點擊量就破萬。
  臨平滾燈是首批國家級非遺項目,是臨平的文化金名片。“藝上學堂”舉辦“滾滾向前”傳統滾燈扎制親子體驗活動,讓滾燈非遺傳承人走進臨平區職業中學等當地院校。“藝上學堂”還在暑期針對少年兒童舉辦了曲藝杭攤表演、景泰藍掐絲琺琅、陶藝制作、彩泥捏塑等課程,帶領學生“零距離”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越來越多的人在“藝上學堂”的帶動下,從初學者變成了文藝大咖,從田間地頭走向了家門口的公共文化空間,更優秀者走到了更大的舞台。
  夜幕降臨,熱鬧非凡。臨平南苑街道舞蹈《我編草鞋送紅軍》回顧紅色歷史,傳遞出深厚的愛國情懷﹔東湖街道舞蹈《打茶會》展現了獨特的地方民俗文化﹔星橋街道的魔術《幻鴿》以精湛的技藝讓觀眾驚嘆不已﹔臨平街道的杭攤《西湖春秋》展現了本土曲藝的獨特韻味﹔京劇《軍民魚水情》則體現了國粹的藝術魅力……10月,美美與共﹒幸福臨平——“藕花洲大舞台”鎮街PK總決賽舉行,多位“藝上學堂”學員登上了家門口的舞台。
  “高雅與通俗兼收、專業與業余共存、經典劇目與本地創作節目並聯。”任小偉說,“今年我們將‘藕花洲大舞台’全新升級,擴展到杭州十大文化地標建筑的臨平大劇院空中劇場和臨平文化藝術長廊進行,吸引了更多文藝骨干參與活動,方便更多群眾就近觀看演出。”
  杭州市臨平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說,臨平將繼續採取“短期+長期、線上+線下、重點+普及”的方式,以多樣化、特色化的“藝上學堂”培訓“加碼”人民群眾美好生活,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周傳人 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