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浙江
浙江
“藏品雲”賦能美術典藏資源智聯共享惠民
——館藏數據“跑起來” 用戶共享“面對面”
發布時間:2024-12-27 14:58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4-12-27
  指尖滑動,即可瀏覽館內藏品﹔頁面放大,作品的細節便一覽無余……今年10月,由浙江美術館牽頭開發的“悅藏﹒美術館藏品公眾平台”正式發布。用戶登錄後,可瀏覽館藏數字資源。“悅藏”小程序與“藏品雲”項目相鏈接,會定時自動抓取“藏品雲”項目數據進行展示。
  這是浙江美術館探索“藏品雲”項目賦能公共服務的最新成果。近日,浙江美術館的“‘藏品雲’賦能美術典藏資源智聯共享惠民”項目入選2024年文化和旅游數字化創新示范十佳案例。該項目集美術典藏資源數字化採集、錄入、聚合、管理、查詢、共享、利用等功能於一體,真正把庫房搬到了電腦上、手機上。
  西子湖畔、湖山之間的浙江美術館早在2004年籌建期間就啟動藏品征集工作。20年來,浙江美術館以接受捐贈為主,實施了數百個藏品征集項目,從“零藏品”到如今的3.2萬余件,碩果累累。
  近年來,為進一步拓展美術館公共美育功能,促進美術藏品資源活化利用,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浙江美術館積極推進全省美術館共同體建設,搭建全國首個跨省通用的美術藏品數字資源共享平台(“典藏大腦”)、美術館藏品數字資源監測應用(“數字駕駛艙”),助力解決基層美術館典藏資源“數據孤島”困境,以及盤庫技術方法落後、藏品數字化率低、典藏資源社會開放程度和利用率不高等問題。
  在浙江美術館相關負責人看來,“藏品雲”的成熟使用,促進了美術館數字化轉型升級,以典藏數字化為引擎,讓“跑數據”代替“跑庫房”,“電子賬”代替“手工賬”,重構了業務流程,極大地提升了辦事效率和准確率,帶動策展、研究、傳播等業務向現代化美術館轉型﹔提升了屬地管理部門對美術館典藏監管的精細化、規范化水平,便於全面了解美術資源的總量、分布、優勢、層次等。
  “此舉推動了藏品共享互補,促進了館際合作與交流,解決了基層美術館藏品缺乏的問題,改變了基層美術館因藏品短缺難以舉辦活動等狀況,促進了地區間美術資源的平衡,推動了美術館事業的發展。”浙江美術館相關負責人說,各美術館通過整合共享典藏資源,舉辦了“紅船女兒——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藝術特展”“意造大觀——宋代書法及影響特展”等廣受好評的展覽。
  今年6月,浙江美術館組建對口支援團隊,跨越2000多公裡,從浙江杭州趕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開展對口支援工作。結合當地實際,浙江美術館將自主研發的“典藏大腦”數字平台分享給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文化館,對該館的館藏美術作品進行數字化採集和共享,並就藏品管理規范、藏品信息化採集規范等進行了深度交流、分享,為兩地展覽策劃、學術研究和文創產業發展合作等工作提供便利,推動美術館事業共同發展。
  2022年至2023年,浙江美術館赴疆支援小分隊前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8個美術館,開展送展覽和“數字美術館”建設對口支援行動。2023年,支援小分隊又前往四川省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開展對口支援行動。這些對口支援行動均受到群眾和美術館的歡迎。
  發展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是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浙江美術館“藏品雲”項目以“典藏大腦”“數字駕駛艙”等構建起跨省份的美術藏品數字資源共享平台,助力美術典藏資源智聯共享惠民,推動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如今,浙江省內32家美術館以及新疆、四川、青海、貴州、湖南、安徽的14家美術館共46家美術館入駐平台,4萬余件(組)藏品實現“雲上見”。(周傳人 鄭芷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