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爽的啤酒融入紫筍茶清香,千年窯火淬煉的香薰燈釋放出雪鬆與琥珀的香氣,草木染圍巾暗藏潮酷紋樣……如今,非遺好物愈發“好看、好吃、好玩、好用”,正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得消費者青睞。
4月20日谷雨時節,第二季度“非遺煥新購物月”活動在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啟動。活動期間,各地緊扣“非遺好物 國潮煥新”主題,結合春季生活習俗,依托本地非遺資源稟賦、地域文化特色,組織開展多樣化的非遺促消費系列活動,滿足市民游客多元需要。
古今融合 更好玩
漫步在長興唐潮十二坊,“茶通百藝﹒游購四方”非遺市集以“神農啟茶”“陸羽問茶”“江南絲府”等六大主題板塊形成一條沉浸式文化體驗線路。游客們沿著精心設計的游覽路線,在茶香氤氳中感受非遺的活態傳承。
“給我也來一杯”“回味甘甜”“不愧是長興的特色名茶”……“神農啟茶”展區內,新鮮出爐的顧渚紫筍勾起了不少圍觀游客的“茶癮”。綠茶制作技藝(紫筍茶制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鄭福年正在搗茶,他的徒弟則在一旁現場展示了攤青、殺青、回涼、復炒、初烘、復烘等14道工序。
“大家可以現場體驗一套完整的制茶流程,做完的茶餅也可以帶回家。”作為一名資深的品茶愛好者,上海市民劉阿姨說,“今天詳細了解了紫筍茶的制作過程,還結識到很多同好。”
除了傳統茶飲,商家也開始嘗試將咖啡、酒、中藥材等融入產品中。
走進位於金華市武義縣的“駱駝九龍”省級非遺茶空間,黑茶冰激凌吸引了不少游客品嘗。融合奶香和茶香的非遺茶空間,將茶馬古道、絲路文化、武義非遺完美結合。非遺茶空間負責人祝斌凱介紹:“我們通過沉浸式場景營造、互動性空間構建以及文創產品的創新開發,多維度拉近了茶文化與現代生活的距離,讓傳統非遺在當代消費場景中煥發新生。”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百年藥店胡慶余堂“跨界”開起了特色茶空間,融合傳統工藝與現代前沿科技,創新推出了“如意人參咖啡”“慶余酸梅湯”等產品。
在浙江,一個個獨具特色的茶空間漸次展開,依托茶事活動空間及茶園、茶場、景區、街區等場所,茶空間化身城市非遺客廳,以茶為媒串聯古今。曉風﹒明遠書院省級非遺茶空間以“茶書+N”呈現,通過豐子愷、弘一等文化名人IP衍生出系列文創,勾勒出閑適場景﹔禺沐青雲省級非遺茶空間集青瓷藝術、茶道精髓與插花美學於一體,匠心呈現一個完美的茶生活場景。這些以非遺展示、體驗、交流服務為業態的茶空間正突破傳統邊界,成為極具區域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文旅消費場所。
帶動致富 更給力
隨著“非遺熱”持續,鄉村深度游、非遺工坊產品受到更多年輕人的喜愛,也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助力。
點一杯中藥奶茶,體驗養生“年輕態”的同時還能近距離觀賞點色剪紙、採茶戲等非遺表演。在“非遺煥新購物月”活動現場的長生老號展位,中藥奶茶、特色養生茶、茶月餅等特色養生產品受到不少游客的青睞。“我們以中醫藥非遺為核心,結合茶文化,創新開發了100多款產品,近年來平均年產值達5.2億元,帶動就業3000余人。”長生老號負責人吳錫勇介紹。
“游客來到位於溫州市蒼南縣的總部,還可以參觀中醫藥(參茸)博物館、茶體驗館,欣賞傳統地方戲曲採茶戲、參與茶文化研學。”吳錫勇說,“我們每年會開展非遺進景區活動約20場、非遺相關主題活動10余項。”
除了線下展位,“非遺煥新購物月”活動現場也調動電商平台,對接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對非遺相關產品進行數字化營銷。由柳條編織而成的小提籃、花盆套、野餐籃、收納筐等山東臨沭柳編工藝品憑借精致設計頗受關注。
“臨沭柳編野餐籃不僅是容器,更是傳遞生活美學的文化使者。”臨沂榮華文創藤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全說,“臨沭建成了40余個柳編產業鄉村振興車間,許多農戶在家中設立小型柳編作坊,憑借柳編手工藝獲得了可觀的收益。”農戶們增收致富的同時,也促進了柳編技藝的傳承與發展,為臨沭柳編產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非遺煥新購物月”活動期間,各地還持續拓展非遺產品銷售渠道,在鄉村地區開展市集、體驗、展演等多種形式的非遺促消費活動,帶動當地農事、民宿等相關產業迎來“春暖花開”。
創意表達 更精彩
非遺促消費活動將非遺購物與旅游體驗有機結合,既營造出濃厚的傳統節日氛圍,又滿足了游客多樣化、個性化的旅游需求,讓廣大人民群眾在飽覽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體驗當地優秀傳統文化。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今年清明假期,踏青、採茶、春日游園等清明節相關的傳統文化節俗體驗搜索熱度同比激增75%。不少歷史文化類景區借勢推出民俗場景,游客穿漢服簪柳枝、執素箋寫追思,以具象化儀式重構對清明的文化認同,傳統節俗的創意表達與情感價值正轉化為文旅融合新范式。
“非遺是人類文明的結晶,也是文旅消費的重要增長點。”“非遺煥新購物月”活動啟動儀式上,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發布了“浙江文旅促消費”惠民措施,介紹了“逛”非遺市集、“品”非遺美食、“賞”非遺演藝、“游”非遺線路四個方面的非遺促消費系列活動。浙江還推出16條非遺主題旅游線路,串聯長興紫筍茶制作工坊、安吉竹編體驗館等40余個省級非遺體驗點。
“非遺煥新購物月”活動期間,各地將在A級旅游景區、歷史文化街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等舉辦相關活動,推動非遺進景區、進街區、進酒店,引導消費者“跟著非遺去旅游”。
福建泉州五一假期推出宋風古韻奇妙游,包括多項活動﹔北京朝陽5月推出“宋韻雅集——751漢文化節”,集合魚燈表演、古風市集、非遺工作坊等﹔安徽六安、江蘇蘇州、雲南永平等多地也將舉辦採茶體驗活動,推動茶旅融合發展。
當漢服打卡非遺館、宋代點茶、戲曲版茶歌成為游客的“春日限定”,傳統節日習俗逐漸成為現代生活的新儀式感,“非遺+旅游”的發展模式逐步成為地方提升吸引力的新動力。(牛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