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孟曉駟副部長在慶祝《中國文化報》創刊20周年聯誼會上發表講話。
創刊於1985年、由文化部主管的文化藝術類綜合性報紙《中國文化報》,2005年迎來了自己的20周歲生日。8月11日,首都文化界在北京建國好苑商務酒店聯誼,慶祝《中國文化報》創刊20周年。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孟曉駟,部黨組成員、部直屬機關黨委書記常克仁等出席聯誼會。
孟曉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她說,她和克仁同志代表文化部黨組和孫家正部長向《中國文化報》創刊20周年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為報社的創辦和發展做出貢獻的所有同志表示親切的問候,向長期關心《中國文化報》的讀者、專家學者、文學藝術家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孟曉駟說,《中國文化報》自創辦以來,始終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行,站在文化發展的最前沿,記錄廣大文化工作者勇於探索的足音,摹寫我們這個時代跌宕起伏的文化風雲,見證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和發展,並成為反映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重要窗口。近年來,《中國文化報》深化改革,大膽創新,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形勢和報業改革、整頓的新要求,積極穩妥地調整辦報思路,有步驟地推動報紙向大文化和社會化轉型,採編、經營、發行和管理等各項工作出現了新的面貌,闖過了困難關,開創了新局面。
孟曉駟指出,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將進一步推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協調發展,文化工作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我們正處在文化藝術大有可為的時代,這也是中國文化報社發展的大好機遇。沒有當代中國文化的健康發展,就沒有《中國文化報》的發展,《中國文化報》的美好前景存在於中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大發展之中,存在於繼承基礎上的文化創新之中,也存在於中華文化走向復興的偉大進程之中。
孟曉駟強調,中國文化報社要緊緊抓住機遇,把自身的發展與新的歷史使命聯系在一起。落實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不斷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以前瞻的思維、敏銳的眼光和正確的判斷力,以具有創造性的表達方式,傳達出文化建設最需要的時代強音。
孟曉駟希望中國文化報社拿出二次創業的勁頭,繼續推進改革,鼓勵創新,搞活機制,增強活力,把報紙進一步辦出風格、辦出水平、辦出品位,增強報社的核心競爭力,在報業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同時,繼續加強隊伍建設,關心青年人的成長,培養一批既熟悉文化工作,又精於新聞業務的優秀採編人員,培養一批在市場上具有開拓能力的優秀經營發行人員,從而在根本上壯大報社的綜合實力,使《中國文化報》成為越來越多的文化管理者、文化經營者、文化消費者真心喜歡的報紙。
孟曉駟最後引用宋代詞人陳亮的佳句“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祝《中國文化報》的事業興旺發達,越辦越好。
20年來,《中國文化報》銳意進取,積極創新,影響力不斷增強,讀者群體不斷擴大,從當初的周一刊,發展到現在的周六刊,並形成了以《中國文化報》為龍頭,以《文化月刊》、《藝術市場》、《藝術教育》雜志和網站為雙翼的多層次的現代傳媒格局。20年來,本著“權威發布國家文化政策,快速報道全球文化動態,大力推介優秀文化產品,理性評說社會文化熱點,客觀反映和科學探究文化領域的管理之策、經營之道和消費之勢”的報道原則,《中國文化報》持續擴大報道的廣度和深度,除新聞版和理論版外,還相繼開設文化市場、文化生活、文化產業、美術、音像圖書、企業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專刊,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編採和經營管理人才。
聯誼會上,向來將《中國文化報》視為“我們自己的報紙”的藝術家紛紛登台,用精彩的演出表示對報紙創刊20周年的祝賀。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和電視節目主持人余聲的串場詼諧幽默、妙語連珠﹔歌唱家劉秉義、葉佩英、李元華、吳碧霞的演唱,朗誦藝術家殷之光、話劇藝術家石維堅的朗誦,京劇藝術家王蓉蓉的表演以及民樂合奏、佤族舞蹈等節目,也都贏得了現場熱烈的掌聲。一些著名書畫家當場潑墨揮毫,中國記協主席邵華澤,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謝冰岩、劉藝、權希軍、馬蕭蕭、張飆、張傳凱等也贈送作品表示祝賀。
中國文化報社社長郭沫勤在聯誼會上回顧了報社20年來的發展歷程,並對文化部黨組、各界人士和廣大讀者長期以來對報社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由衷感謝。聯誼會由中國文化報社總編輯孫若風主持。相關部委、協會的部門負責人,文化藝術界代表、地方記者站代表和基層讀者代表200余人參加聯誼。
上一篇: 古老藏戲迎大慶 |
下一篇: 拉薩一年一度雪頓節開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