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邯鄲學步
黃粱美夢
完璧歸趙
葉公好龍
胡服騎射
負荊請罪
竊符救趙
新華網:學步橋畔、黃粱夢邊,颯爽秋風中,古城邯鄲流動著收獲的喜悅:昨日,包括“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在內的幾項殊榮被邯鄲摘取。現場命名並參觀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秘書長向雲駒向同行的人感嘆:這是民俗的、地方的、活態的民間文化遺產。
這一天,中國文聯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有關人士為古城邯鄲還帶來了其他幾項桂冠:永年縣為“中國太極拳之鄉”和“中國太極拳研究中心”、廣府古鎮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一連幾項榮譽的命名和揭牌,用邯鄲市市長王三堂的話說,是邯鄲一大盛事,必將更好地激勵該市復興、傳承和弘揚歷史文化。
邯鄲有著3000多年的建城史,其作為一個城市的名稱,一直未變,在華夏名冊裡獨具特色。從上古神話傳說中的女媧補天,到新石器時代誕生的磁山文化,直到戰國時期趙國定都於邯鄲158年,期間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存。繁盛一時的建安文學就在鄴城發端。盛行於北齊的佛教,使這裡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石窟藝術。
各種文化的積澱,帝王將相的文治武功,才子佳人的美傳說,引人入勝的奇聞逸事,奠定了邯鄲“成語典故”這種獨特的文化傳承樣式。據介紹,與邯鄲相關聯的成語典故多達1584條,上自春秋,下迄明清,各個歷史時期均有關涉,邯鄲所轄的15個縣(市)皆有條目。
從力戒盲從刻板的“邯鄲學步”,到點化人們領悟寵辱之道、窮達之運的“黃粱美夢”﹔從教人坦誠、知錯就改的“負荊請罪”,到寓意明了的“中山狼”﹔從蘊含處世之道人生哲學的“鷸蚌相爭”“飲鴆止渴”到銳意變革與進取的“胡服騎射”……邯鄲成語文化的源遠流長及深刻影響,可見一斑。
數千年的文化遺存,淘洗出現代邯鄲的發展規劃:力打文化牌。顯而易見,成語典故的發掘,太極拳之鄉文化的弘揚,並非是一味沉湎於歷史的光榮,而是藉此謀求現代邯鄲的更好發展。邯鄲上下清醒地認識到,文化品牌對於邯鄲謀求發展的重要意義。市長王三堂稱,邯鄲成語典故、永年廣府太極是邯鄲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精華代表,是邯鄲的城市名片,他表示,邯鄲將進一步發揮歷史文化的根和魂的凝聚、激勵作用,喚起人們熱愛家鄉,建設邯鄲的熱情。
參加會議的專家學者和有關官員,在當地博物館、黃粱夢、廣府太極之鄉參觀時,對這裡處處閃耀的古老文明贊嘆不已,他們表達了對這座古城美好明天的期待,那是對文化的和經濟的雙重期許。
上一篇: 第三屆北京國際舞蹈演出季開幕式盛演《傳奇》 |
下一篇: 北京香山紅葉文化節周末迎來12萬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