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著名舞蹈家張繼鋼輔導無臂青年排練
人民網(翟偉 趙燕潮):央視春晚“千手觀音”已成家喻戶曉的經典節目,而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即將亮相人民大會堂舞台的“我的夢”作品Ⅲ,又推出一個因缺手而令人驚嘆的新舞蹈——八位沒有手臂的青年以靈巧而堅韌的足姿和怦然躍動的節律,將最平凡的生活語匯,勾畫成一幅快樂的畫卷,放飛了一首自信的詩章。
坷坎的命運
來自廣西蒙山縣的無臂演員湯展中,今年二十四歲。當他呱呱降臨時,大家卻發現他是一個沒有雙臂嚴重畸形的嬰兒,竟有一些親友無奈地提出將幼小生命遺棄掉,而他善良的父親在經歷了兩個月的痛苦思考之後,決定把他撫養成人,至今想起來,仍不免令人心酸。
這個舞蹈組合其他七個青年致殘的原因竟是驚人的一致——都是由於高壓電擊而導致。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一段令人扼腕痛惜的慘痛經歷。雖然當時隻有四歲,但來自廣西的韋鬆寧依然刻骨銘心地記得 那天,他和小伙伴去採枸杞子,意外的發現高壓電的變壓器上有一串紅紅的枸杞子,連忙鑽過蓬爛的籬笆,欣喜地伸出稚嫩的雙手去抓……
然而,他們沒有被命運屈服,在“我的夢”作品創編中,他們走進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大家庭,生活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快樂的境界
記者在採訪中驚奇的發現,雖然無臂,但他們的生活同樣充滿陽光,靠自己堅韌而靈巧的腿腳,創造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奇跡:不但生活都能自理,而且挑擔、撒藥、採摘、收割這些農活也不在話下。
除了生活與勞動技能,他們在事業上不乏驕人的成績。今年24歲的湯展中,在廣西藝術學院完成了本科學業,現在職讀研。他從六歲就開始學習書法繪畫,經過名師指點,先後於國內外二百多家報刊發表作品,在全國和地方書畫比賽中榮獲三十多個獎項,並獲得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頒發的大獎,曾兩次被評為“中國百名好少年”,並出版《雙腳寫人生》一書。
在日常生活中,他們興趣廣泛。韋鬆寧喜歡唱歌,一曲下來,常常贏得熱烈的掌聲﹔他也喜歡打台球,常常以不俗的技巧令人喝彩。來自山東的高學敏百米速度達到十一秒八!在全國殘疾人體育比賽中多次獲獎。他們還有不少令人咋舌的絕活——游泳、騎自行車、玩電腦、開汽車。
盡管他們的經歷、文化程度和家境等條件不盡相同,但心理狀態卻頗為接近,那就是建立在自信和知足基礎上的樂觀與平和。用湯展中的話說,快樂不止是一種情緒,而是一種境界!
夢想的舞台
缺少雙臂,對於舞蹈的展現是一個特別的挑戰,變不可能為可能,對特殊藝術的創新又是一次機遇。著名編導張繼鋼在構思這個舞蹈時強調:生命有驚人的潛質和代償功能,健全人不能做到的,殘疾人依然能做到。要充分表現腳的韻味、腳的神奇、腳的張力。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根據編導的要求,排練老師陳佳慧制定了一套“玩足”的訓練計劃,並開始了封閉性超強度的排練。八位演員經常練得腿腳抽筋、汗流浹背,都毫不氣餒。在單調而枯燥的訓練中,他們漸漸領悟了藝術的魅力與快樂。一次,瑤族小伙子羅相軍正合著優美的樂曲練習用雙腿看書的動作,眼淚慢慢的流出,老師趕忙關切地問他是不是想家了,而他則搖了搖頭,說: “今天我感到我的夢實現了,舞台展示了我生命的尊嚴”。八位無臂舞者面對著排練廳“分秒必爭,秒秒精彩”的標語牌,對記者表示:“我們一定要把最好的節目展現給觀眾,向第十四屆國際殘疾人日獻上厚禮。
上一篇: 長江流域民族民間文藝過街巡游今舉行 |
下一篇: 大型紀錄片《故宮》昨日開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