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圖片新聞
圖片新聞
文化部2007年春節電視晚會《你好春天》錄制完成
發布時間:2007-02-07 18:21 來源: 編輯:藝術司
信息來源: 2007-02-07

  

 

       

 

      

 

     

 

 

 

 

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歷經了十六個春秋,至今年已是第十七屆。多年來,晚會以其嚴謹的構思、獨特的風格、高雅的格調、精美的制作深受國內外廣大電視觀眾的喜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品牌”。2007年的春節晚會已經錄制完成,進入後期制作階段。晚會劇組在繼承以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做了許多新的嘗試與探索,力求在保持獨特風格的同時,給觀眾以全新的感受。本屆春節晚會具有以下幾個突出的特點:

 

一、和諧主旨  詩意詮釋

今年的文化部春節晚會以“和諧”的精神追求貫穿始終。晚會在深情寬廣的開場序曲《春天你好》中拉開帷幕。此後,分別以“致夢想”、“致愛情”、“致家園”、“致歲月”、“致未來”為題的五個精彩的節目單元次第展開,最後在交響合唱《致春天》中升華主題,徐徐落幕。擔任晚會主持人的著名表演藝術家瞿弦和、張筠英與知名演員濮存昕、陶虹還將在每單元起始處深情地朗誦契合單元主題的中外詩歌片段,簡潔而富有詩意的表現方式起到了畫龍點睛的功效。

    二、形式新穎  內容豐富

本屆春節晚會繼續遵循“精品戰略”,突出“精品意識”。在強調高雅格調和藝術純粹性的指導思想下,以聲樂(美聲、通俗、民族、戲曲等)、器樂作品為主體,有機地融入舞蹈、雜技等多種藝術形式。通過富有現代感的新穎編排與組合,力求給觀眾帶來全新的審美感受。例如:《奧運暢想》將器樂、聲樂、雜技、體操融為一體,在變換的場景與絢麗的燈光中,通過號角、民樂、美聲歌曲等不同的抒情樂曲,與國際大賽獲獎運動員呈現的高難度體操動作相互輝映,扣人心弦。雜技與聲樂組合《心花怒放》、歌﹒舞﹒樂組合《弦在燒》也都是體現這種創新設計的精彩作品。

此外,將東、西方不同藝術作品,經由相通的精神內核和諧地統一在同一節目中,是本屆春節晚會藝術表現上另一個突出的特點。歌與樂《燈光﹒在那遙遠的地方》就將俄羅斯歌曲與中國民歌渾然一體地糅合起來,通過戀人間悠遠的思念傳達了超越國界的共通人性﹔《船歌》同樣將赫哲族民歌《烏蘇裡船歌》與西方歌劇名曲《奧芬巴赫﹒船歌》通過混聲合唱的方式編排而成。前者唱出了一個民族天人合一的生活狀態和開闊的精神氣質。後者則在微波蕩漾般起伏有致的曲調中,將威尼斯船歌浪漫抒情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本台晚會奉獻給觀眾的藝術精品不單在表演形式的融合上進行了種種創新,也在作品的表達意境上進行了突破。以通俗唱法演繹的女聲獨唱《絲綢之路》,由歌劇團演員擔任合聲伴唱,融合了美聲作品的恢宏大氣。同時悠悠絲路那滄桑的歷史感則完全體現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蘊﹔殷秀梅、戴玉強帶來的男女聲二重唱《紫藤花》,選自根據魯迅先生同名小說改編的經典民族歌劇《傷逝》,在借鑒西洋歌劇表現形式的同時又富於民謠色彩,深情而富有朝氣的音樂旋律抒發了年輕人對美好愛情的向往﹔而作為本台晚會壓軸曲目、著名歌唱演員彭麗媛帶來的《飛雪迎春》,則是近年來罕見的兼具磅礡氣勢與細膩情懷的優秀創作。

文化是對歷史最有力的見證。植根於民族文化是歷屆文化部春節晚會的立足點。本屆晚會匯集了眾多具有民族和傳統特色的藝術精品。其中最具創意的節目是“原生態歌﹒舞﹒樂組合”。此節目由藏族歌手索南孫斌演唱的青海“花兒”,原生態唱法金獎獲得者李懷秀、李懷福姐弟帶來的雲南彝族“海菜腔”,民歌手趙大地的陝西“信天游”,配合馬頭琴、新疆納格拉排鼓、藏族熱笆鼓等多種民族器樂及舞蹈,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合而不同”的民族特色﹔名曲聯唱《流金歲月》則匯集了著名歌唱家關牧村、吳雁澤等的經典曲目。其中,76歲高齡的老藝術家胡鬆華寶刀不老,將獻上傳唱半個世紀的《贊歌》﹔此外,於魁智、李勝素、鄧敏、黃炳強、韓再芬等中青年戲曲名家也將獻上精彩紛呈的京劇名段《大唐貴妃﹒長生殿》、《文成公主》及地方戲曲組合《風花雪月》。

在發揚民粹、國粹的同時,文化部春節晚會同樣體現了突破地域、兼收並蓄的藝術胸懷。本屆晚會將有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眾多藝術家與演員加盟。法國舞蹈大師羅蘭﹒佩蒂將給中國觀眾帶來他與著名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於1972年創作的現代搖滾芭蕾《平克﹒弗洛伊德》,並由中央芭蕾舞團的青年演員擔任演出﹔俄羅斯高音王子維塔斯用自己能橫跨五個八度的天籟嗓音,現場演繹世界公認的高難度歌劇《拉美莫爾的露琪亞》中的經典詠嘆調。另一位俄羅斯女高音歌唱家瑪麗娜﹒安德烈耶娃則帶來了歌劇《霍夫曼的故事》中著名的花腔詠嘆調《林中小鳥》﹔香港歌壇天王張學友也將獻上大型華語歌舞劇情片《如果﹒愛》的同名主題歌。

今年的文化部春節晚會在上述作品之外,還擁有眾多形態多樣、風格各異的藝術精品。宋祖英傾情演唱的《數風流人物》、女高音歌唱家王霞的《明天》,以及《送你春的夢幻》、《走進敦煌》、《今天中國》、《山花爛漫》、《夢水鄉》、《斜陽唱晚》等等都體現了近年來文藝創作領域的優秀成果。

三、名家薈萃  新人輩出

本屆晚會演出陣容強大,除匯集了胡鬆華、吳雁澤、關牧村、李丹陽、彭麗媛、宋祖英、殷秀梅、王霞、幺紅、劉維維、戴玉強、廖昌永、於魁智、李勝素、張學友、柯以敏、朱樺等觀眾熟悉的著名藝術家和知名演員,還有羅蘭﹒佩蒂、維塔斯、瑪麗娜﹒安德烈耶娃等國外著名藝術家傾情加盟。近年來涌現的雷佳、譚晶、馮瑞麗、李兵、陳小朵、徐春雨、於爽等優秀青年演員及新人的精彩演出,也成為晚會中的亮點。

    四、回歸劇場  回歸觀眾

近年來,文化部春節晚會一直以電視錄播的方式制作。其好處在於可以在沒有觀眾的錄像現場對節目精雕細琢。但欠缺了現場觀眾的參與感,演員的表演狀態難免理性有余而激情不足。今年的晚會將改變這種錄制方式,本著“回歸劇場,回歸觀眾”的精神,在天橋劇場,通過帶觀眾的現場演出錄制完成整台晚會。

因為不再是封閉式錄像,為了最大限度地給觀眾帶來視覺變化,今年晚會在舞美與燈光設計方面,較之往年更具戲劇性和個性化。舞美上除了尋找大的色彩對比外,會做更多的升降、平移等機械裝置的變化,從而營造多變的表演空間,強化舞台美術本身充滿動感的表現機能。用舞美的多維空間變化、不同藝術形式的多元素有機舞台構成以及情景化處理等完成整台晚會中的各個節目。這也是本台晚會堅持藝術樣式純粹性的追求所在。

    五、風格雋永  氣韻綿長

相對於其他春節晚會,今年文化部的這台晚會具有獨特的藝術氣質,擺脫了單純強調“熱烈”、“紅火”的做法,從更深的層次上發掘出普通百姓在節慶生活喧鬧氛圍以外的細膩情緒。悠悠思念、淡淡鄉愁交織在新春的歡暢與祈願中,達到了生命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本台晚會將於大年初一晚八點在中央一套播出。此時正值除夕夜的歡歌熱舞、爆竹鑼鼓喧囂初定之時。觀賞這台文化部春節晚會,將使廣大觀眾享受到一份悠然的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