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方氏燈樓。坐落在開平市塘口鎮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東距開平市區11公裡。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由今宅群、強亞兩村的方氏家族共同集資興建,原名“古溪樓”,以方氏家族聚居的古宅地名和原來流經樓旁的小溪命名。該樓高5層18.43米,鋼筋混凝土結構,第3層以下為值班人員食宿之處,第4層為挑台敞廊,第5層為西洋式穹窿頂的亭閣,樓內配備值班預警的西方早期發電機、探照燈、槍械等,是典型的更樓。方氏燈樓歷史上為古宅鄉的方氏民眾防備北面馬岡一帶的土匪襲擊起到了積極的預警防衛作用。

迎龍樓。坐落在開平市赤坎鎮三門裡村,東距開平市區6公裡,是開平市現存最早的碉樓,為關氏家族所建。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關氏十七世祖關聖徒夫婦獻出家庭積蓄,建起了迎龍樓。

日升樓與翼雲樓。位於赤水鎮大同村村口,始建於1926年,屬於私人建造的用於防匪、居住的碉樓。兩樓並排而立、相互依偎,數十載的風雨侵蝕使之留下斑斑痕跡。該樓為保護村民生命財產安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適廬。位於百合鎮厚山村委會蝦邊村村中,建於20世紀二十年代,是開平第一個農會——蝦邊農會及中共地方黨組織的活動據點。該樓的標准層3層,頂部亭閣2層,第4層正面為柱廊式,四角均有一個“燕子窩”,窩內均設有槍眼。頂層為歐洲城堡式。適廬古色古香,堪稱“三合土”碉樓的代表作。
人民網:2007年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唯一項目“開平碉樓與村落”,下月將在新西蘭舉行的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迎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專家的投票,如獲通過,“開平碉樓與村落”將成為中國第34項世界遺產。
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將於今年6月23日到7月2日在新西蘭舉行。屆時,從已加入《世界遺產公約》的185個國家中選出的21個理事國代表將在現場投票表決,如有2�3代表投贊同票,"開平碉樓與村落"將成為中國第34項載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項目。
據悉,本次向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遞交“申遺”報告的有60個國家的60多個項目,經過幾輪篩選,在今年1月巴黎召開的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秘密”會議上,“開平碉樓與村落”成為進入最後一輪角逐的17個“決賽選手”之一。但由於巴黎會議對外保密,與“開平碉樓與村落”一同競爭的另外16個項目並沒有向外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