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圖片新聞
圖片新聞
部直屬機關工會主席培訓班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2007-09-26 15:13 來源: 編輯:機關黨委
信息來源: 2007-09-26
     
9月20-24日,文化部直屬機關工會主席培訓班在山西省長治市成功舉辦。部黨組成員、部直屬機關黨委書記常克仁,長治市副市長李國隆,山西省文化廳副廳長張建軍出席開班儀式並講話。部直屬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王吉、山西省文化新聞出版管理局局長陳秀英參加開班儀式。
部黨組成員、直屬機關黨委書記常克仁講話
常克仁同志指出,明年部直屬機關黨委將召開文化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進一步系統地總結和梳理一些經驗成果,使文化部系統的黨風廉政建設切實得到加強和改進。工會作為群眾團體,有責任反映群眾的意見,有責任監督黨的作風建設,更有責任抓好自身的廉政建設。他強調,工會組織一要認清形勢,准確把握我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現狀。二要明確任務,切實把黨風廉政建設落實到工會工作中去。要加強單位的民主政治建設,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要抓黨風廉政教育,在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長城”﹔要抓好制度建設,廉潔自律,防微杜漸。三要轉變作風,不斷提高對工會干部自身廉政的要求。工會干部要樹立“三種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和實干意識,做好“三個表率”——心系群眾的表率、勤儉辦會的表率和遵紀守法的表率﹔提升“三個能力”——學習能力、服務能力和群眾工作能力。
長治市副市長李國隆致辭 省文化廳副廳長張建軍講話
部直屬機關工會主席蔡秀雯講話 長治市文化新聞出版管理局局長陳秀英 部直屬機關黨委辦公室主任景小勇主持會議

部直屬機關工會主席蔡秀雯表示,這次培訓的主要任務是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交流工會工作經驗,研究工會組織在廉政建設中的任務和作用,統一思想、深化認識,以優異的工作成績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並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工會組織要認真學習並掌握《勞動合同法》,為正確維護職工權益打牢基礎﹔要明確自身在廉政建設中的作用和工作任務,著力構建工會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注重廉潔教育的實效性,堅持以人為本,把維護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出發點和立足點﹔要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開創工會工作新局面。


  討論  
  認真答題  


來自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40多名工會干部結合學習常克仁同志講話精神,圍繞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發揮工會組織在廉政建設中的作用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並認真填答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知識競賽試卷。

 

長治市圖書館 與老者交談 參觀長治市規劃展
參觀長治市博物館 參觀長治市博物館
專場文藝晚會 領導與專場文藝晚會全體演員合影

培訓期間,大家參觀了長治市圖書館、長治市博物館,了解當地圖書和文博事業發展情況﹔觀看了長治市委、市政府主辦,市文化新聞出版管理局承辦的專場文藝晚會,領略到上黨鼓書、上黨落子、上黨梆子等傳統文化的獨特風味。

在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同唱《南泥灣》
在武鄉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大家共同高歌《南泥灣》﹔面對左權將軍的妻子劉志蘭撰寫的追憶文章《為了永恆的記念———寫給權》,聆聽講解員滿含深情的朗誦,很多同志淚流滿面……
參觀八路軍總部舊址紀念館 與“總司令”合影

參觀八路軍總部舊址紀念館時,在朱德總司令住室,大家爭相與“朱總司令”——曾經在電視劇中飾演過朱總司令的國家話劇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嚴鳳琦合影留念。
參觀黃崖洞兵工廠 聽紅盾阿慶嫂張雲先唱歌

八路軍兵工廠舊址黃崖洞下,大家與“紅盾阿慶嫂”張雲先拉家長,聽她唱民歌、講左權……八路軍將士和根據地人民同仇敵愾反擊侵略者的壯舉,偉大的太行精神,深深感染著參加培訓班的每位同志。

大家紛紛表示,通過參加這次培訓班,學習了知識,增長了見識,提高了認識。在今後的工作中,要按照此次培訓班的要求,通過不斷加強學習提高工作水平,認真落實好“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會工作方針,切實發揮好工會組織在廉政建設中的作用,團結和帶領文化部直屬機關廣大職工,為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資料:

劉志蘭對左權泣血的懷念

盡管劉志蘭估計過左權“可能愈走愈遠”,但是她沒有想到太行一別竟然成了永訣。1942年5月25日,劉志蘭離開太行山不到兩年的一天,左權血洒十字嶺。

劉志蘭後來對女兒說:“記得我得到傳說以後,去朱總處看到你父親失蹤的電報,我又去問林彪時,他不肯定,但我已感到噩耗已成事實,回到黨校三部,一個人黑夜裡在山坡下痛哭失聲,很多同志在山上聽著,葉群他們把我勸回去,許多同志見我都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當時朱德和康克清都已在延安,康克清回憶說:“老總把左權犧牲的消息告訴我以後說:‘現在還沒有告訴劉志蘭,你看如何找她談為好?’

‘在戰爭中犧牲是很難預料的,不過這件事對她的打擊太大,她今年才25歲啊!’

隨後我們兩人一起去看劉志蘭。她已經知道了消息,一見我,兩人就抱作一團哭起來……”

朱德把自己寫的著名的七絕“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衛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題上“志蘭同志留念”,表達對戰友左權的懷念,對劉志蘭的安慰。

當消息正式對外公開後,延安的《解放日報》陸續發表了很多的追憶文章,7月3日,劉志蘭的《為了永恆的記念———寫給權》發表,它以一個特殊的視角、真摯的情感,在此後的年月裡,逐漸被傳播成一個不老的經典———

在你旁邊感到堅實有力沒有遲疑的信賴,雖然你不願以美麗的言詞來裝飾你的情感,令人深感到一種真摯、朴素、包容一切的愛,在忙碌的工作中,也注意細心地關切我。記得我懷著北北生病時,幾乎有兩個月,你抽出每個黃昏的休息時間來看我,安慰體貼無微不至,眼看著我消瘦下去的身體為之不安,曾想盡辦法使我吃一點東西。其實,在你的深愛中,已使我的病痛泯然若失了。

在有了北北的幾個月中,你學會帶小孩子,替她穿衣服、包片子,教我更細致。當時也多在緊張的戰況中,從沒有因為她的哭泣影響你工作休息有一點不耐煩,你愛她。在痛苦中回憶過去快樂的時光,是更深切的痛苦,然而那逝去的永不再返的日子,怎能不引起我的依戀呢!……

憤恨填膺,血淚合流,我不僅為你流盡傷心的淚,也將為你流盡復仇的血,你永遠活在我的心裡,今後悠長的歲月中,想到你將是我最大的安慰。

親愛的,永別了,祝你安息!

(摘自《舊聞周刊》劉紅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