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進展。特別是進入“十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發改、財政部門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逐年加大,一批大中型重點文化設施工程紛紛上馬,文化設施建設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一、重點文化設施建設項目
(一)國家大劇院工程
國家大劇院是全國人民矚目的國家重點文化設施建設項目,工程於1998年立項,2001年正式動工興建,建設規模14.95萬平方米,內含歌劇院、音樂廳及戲劇場三棟建筑,已於2007年年底竣工投入使用。

(二)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
國家博物館是我國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綜合性國家級博物館。2007年3月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正式動工,工程總建筑面積191900平方米,計劃2010年竣工。建成後的國家博物館將成為以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考古、研究、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三)國家圖書館二期暨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
國家圖書館一期工程於1987年建成,隨著資源和功能的不斷增加,國家圖書館的書庫已經嚴重超負荷使用,借閱空間狹小,在很大程度上很難滿足讀者的需要。國家圖書館二期暨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於2004年12月開工建設,建筑面積79899平方米,計劃2008年7月竣工開館。

(四)故宮博物院整體恢復原貌及維修規劃
故宮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佔地72萬平方米,宮室9266間。大修一期工程按兩個3年計劃實施,其中2003-2005年已完成對武英殿等31個項目的修繕改造,總面積49749平方米﹔2006-2008年對前三殿、後三宮等23個項目實施修繕,改造面積58525平方米,2008年奧運會前完成中軸線主要建筑物的修繕任務。二期工程從2009年至2020年,計劃在故宮建成600周年時全面完成紫禁城整體保護任務。故宮大修後將展現康干盛世風貌,開放面積將從現在的43萬平方米擴大到57萬平方米。

(五)中國美術館改擴建工程
中國美術館一期改造工程於2002年5月開工,2002年底完成。改造原有面積17525平方米,新建面積4854平方米,改造後總面積達22379平方米。2004年9月,國務院批准中國美術館二期擴建工程項目建議書,建設規模4萬平方米。

(六)中國國家話劇院劇場工程
國家話劇院劇場及綜合業務樓工程於2003年3月經原國家計委批准項目建議書,新址位於廣安門外大街北京首特鋼原廠址6號地,總建設用地15000平方米。工程於2007年12月25日奠基,計劃2009年竣工。

(七)恭王府花園及府邸保護規劃
恭王府始建於1777年,包括府邸和花園兩部分,總佔地60000平方米,其中府邸32000平方米 ,花園佔地28000平方米 。花園部分經過修復已於1988年7月對外開放。本次修繕工作主要針對府邸部分。工程於2004年啟動,計劃奧運會前對外開放。

(八)中國京劇院梅蘭芳大劇院工程
2000年4月3日,經發展改革委和國管局批准,同意中國京劇院利用自有土地與企業合作開發,建設一座1.3萬平方米、1150席座位的梅蘭芳大劇場。工程於2004年開工建設,於2007年底竣工投入使用。

(九)中國歌劇舞劇院院址遷建工程
中國歌劇舞劇院是我國重要的國家級藝術劇院,有著五十多年的歷史。2005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准劇院遷址。新址位於北京市豐台區南三環東路23號安泰小區內,總建筑面積12980平方米,已於2008年5月投入使用。

二、直屬院團劇場及基礎設施改造項目
(一)中央芭蕾舞團天橋劇場翻建工程
天橋劇場始建於1953年,後因建成年代較久,破損嚴重被鑒定為危房。1992年在原劇場拆除的基礎上進行劇場翻建。工程總面積37480平方米,於2000年竣工並投入使用。

(二)中國交響樂團北京音樂廳改造工程
北京音樂廳80年代建成使用。2003年,國家決定對劇場實施整體裝修改造。改造面積7120平方米。工程於2003年10月31日開工,2005年4月竣工投入使用。

(三)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兒童劇場改造
中國兒童劇院位於王府井東安門大街,是一座始建於1917年、重建於1988年的巴洛克式建筑。因設施設備老化,國家決定對其實施裝修改造。工程改造面積6600平方米,先後完成劇場裝修、舞台機械、燈光、音響及消防、供電、空調及熱力改造。改造後劇場已重新投入使用。

(四)中央芭蕾舞團業務綜合樓加固改造
中央芭蕾舞團業務綜合樓建於1961年,設施設備老化,結構抗震能力不足,部分排練用房需要調整。2003年國家批准對其實施加固改造工程總面積6548平方米,於2005年竣工並投入使用。

(五)中央民族樂團小排練場改造工程
中央民族樂團音樂廳改造面積6000平方米,先後完成土建裝修、設備安裝及電氣施工。工程於2004年開工並於當年完成投入使用。

(六)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教學樓工程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承擔了藝術理論學科研究生、博士生教育任務,但是多年來基礎設施差,難以適應教學需要。經研究決定在其新院址院內東側建設研究生部教學樓項目。工程於2005年7月開工建設,2006年8月竣工並投入使用。

三、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及駐外使館文化處建設情況
(一)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
中心現址購於2002年4月,佔地1337平方米,包括一棟1860平方米的6層老樓和860平方米的院內空地。2002年11月,前副總理李嵐清為中心揭幕並簽署協議。中心擴建新樓工程於2007年4月開工建設,計劃2008年8月竣工。

(二)韓國首爾中國文化中心
韓國中國文化中心購於2001年3月,佔地588.4平方米,包括一棟1743平方米的6層舊樓與245平方米的空地。位於首爾市中心區域。工程於2004年開工,對舊樓重新進行了功能布局劃分和裝飾裝修,改造後建筑面積達2000余平方米,滿足了中心放映、表演、教學、會議、展覽、圖書閱覽及辦公等功能需求。2004年底中心改造完成並投入使用。

(三)毛裡求斯中國文化中心
毛裡求斯中國文化中心建成於1988年,佔地9803平方米。因受當地火山灰質地基土及颶風、白蟻的破壞,建筑受到破壞。工程包括新建業務辦公樓3200.78平方米,住宅1194.63平方米,同時建設室外籃球及運動場地,並對院內道路、綠化、管網設施實施綜合改造。工程於2006年11月開工建設,2008年3月竣工。

(四)埃及中國文化中心
埃及中國文化中心位於開羅市吉薩地區,於2002年10月建成開放,建筑面積2700平方米。

(五)駐美國使館文化處
駐美國使館文化處現有兩棟建於上世紀60年代的磚混小樓,1983年被我購入,因使用年代較長,需進行維修改造。本次改造總面積1.3萬平方米,已於2005年竣工。

(六)駐印度使館文化處
駐印度使館文化處位於新德裡使館區,建於1985年。包括兩棟兩層建筑(辦公樓及住宅樓),建筑面積3200平方米。本次改造計劃對辦公樓實施簡單維修,將住宅樓拆除後重建。其中改造面積2164平方米,新建面積1100平方米。工程已於2006年7月開工,預計2008年8月竣工。
(七)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
文化中心位於馬耳他首都瓦萊塔古城,建筑面積1745平方米,於2003年9月建成開放。中心設有15000冊中英文圖書和電子資料,並具備教學、會議、展覽、放映等多種功能。

四、職工住宅小區項目
(一)南小區文化住宅小區項目
文化住宅小區地處宣武區裡仁街1、3號院,佔地面積30300平方米,新建面積56358平方米。其中包括兩棟6層住宅樓,兩棟18層住宅樓,40輛機動車的地下停車位,3400平方米的商業用房和供暖鍋爐房、配電室土建及設備更新改造。工程於2000年下半年開始,2005年11月底全部竣工並交付使用。

(二)萬泉寺住宅小區
萬泉寺小區位於豐台區萬泉寺甲1號,佔地面積16533平方米,新建面積66704平方米。其中包括1棟23層、1棟28層、1棟14層住宅樓和1棟5層公建樓,新建機動車停車庫6612平方米(地下2層),新建鍋爐房、中水處理站426平方米(地下1層),新建配電室520平方米(地下2層)。目前小區進入施工驗收階段,計劃2008年7月交付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