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4月16日,正在英國訪問的中國國務委員劉延東與英國文化大臣亨特在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以下簡稱:V & A博物館)共同主持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第一次會議,這也標志著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以下簡稱“機制”)正式啟動。

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第一次會議會場(攝影:孫延)
劉延東強調了中英雙邊關系的重要性,提出“機制”建設的原則構想,並就中英雙方在教育、科技、文化、體育、旅游和青年等六大領域的交流提出建議。
亨特表示,“機制”將成為兩國高端聯系的第三根支柱,必將拓寬兩國現有牢固的人文關系,加深兩國人民之間更加直接的聯系,並為兩國經貿交流帶來更多商機。英方願與中方一道,在教育、科技創新、文化創意、體育、旅游等領域不斷拓展新的合作。

趙少華副部長主持分組會(攝影:孫延)
英國是第一個與中國建立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的歐盟國家,也是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建立雙邊高層人文交流機制的國家。
會後,劉延東國務委員與亨特文化大臣共同簽署了《中英兩國政府關於建立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的諒解備忘錄》,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大英博物館、V & A博物館簽署了三方合作協議,中英雙方還在教育、科技等領域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
中國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在“機制”啟動儀式後即與英國文化委員會總裁馬丁﹒戴維森共同主持了“文化關系與藝術”分組會,中國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局、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及駐英使館文化處的代表出席了分組會,英國文化委員會、大英博物館、V & A博物館、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倫敦南岸藝術中心以及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等相關機構負責人也參加了分組討論。

分組會會場(攝影:孫延)
雙方在文化、教育、語言教學等領域展開討論,總結了經驗,查找了問題,提出了工作建議,對未來的一些具體工作設想及重點項目達成廣泛共識。雙方就文化藝術人才培訓和交流,文化藝術機構和文化企業對口交流與合作,鼓勵和支持藝術家參加對方國家舉辦的藝術節活動,促進兩國智庫、思想界、文學界的交流,以及在英的中文教育、學歷互認、孔子學院和英國高等及職業教育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等進行了深入研討。
雙方一致認為,中英文化關系40年來發展順利,成果斐然,“機制”的建立為兩國今後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潛力巨大。
| 上一篇: 蔡武部長、趙少華副部長看望駐英使館文化處人員 |
| 下一篇: 趙少華副部長出席駱芃芃篆刻書法藝術展開幕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