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4月25日,在2012年全國文化廳局外事工作座談會上,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趙少華向受表彰的地方文化廳局代表頒發證書。
中國文化報記者張小蘭 攝
中國文化報記者張小蘭 駐福建記者黃國勇報道:2012年全國文化廳(局)外事工作座談會4月25日在福州開幕。本次會議是在全國對外文化工作戰線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總結十七大以來的工作成果、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的形勢下召開的,也是在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取得令人矚目的進展、對外文化工作蓬勃發展的歷史時刻所舉行的一次承前啟後的重要會議。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趙少華出席會議並作了題為《深入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 推進對外文化工作科學發展》的主旨講話。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長陳樺出席會議並致辭。
趙少華在講話中全面總結了黨的十七大以來對外文化工作的成績和經驗。她說,十七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在文化部黨組的正確指導、部署下,在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視、支持下,對外文化工作銳意進取、創新發展,實現了新跨越、新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6個方面:一是創新交流方式,拓寬交流領域,服務外交大局,文化在國家對外關系中的重要作用與積極影響日益彰顯﹔二是積極統籌整合國內外兩個大局、兩種資源,服務國內建設,促進社會文化事業發展﹔三是中華文化“走出去”與“請進來”的多元格局基本形成,品牌效應和貿易數額不斷擴大﹔四是海外文化陣地建設布局不斷完善,中國文化中心常態化、系統化傳播中華文化初顯成效﹔五是對外文化工作統籌合作機制基本建立,集成效應初步顯現﹔六是對外文化工作的發展理念日趨系統、明確。
趙少華指出,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實力與政治、經濟、安全實力一道共同構成國家綜合競爭力,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各自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世界范圍內的各種文化思潮、價值觀念、文化現象從未像今天這樣紛繁復雜、激蕩交鋒,對世界產生著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對外文化工作面臨的責任更重大,任務更繁重,前景更廣闊,挑戰與機遇並存。新時期,對外文化工作要在六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更加注重機制、品牌、陣地與隊伍建設,更加注重中央與地方、國內與國外、政府與民間、大文化領域的協調,持續推進對外文化工作有序有效健康發展。
趙少華在講話中結合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當前全國對外文化工作開展的整體形勢,深入分析了對外文化工作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提出要按照“落實規劃、科學統籌、完善布局、形成合力”的方針,進一步明確對外文化工作“制度化管理、機制化建設、品牌化發展、系統化運作”的發展方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一手抓繁榮發展,一手抓統籌管理,以科學發展的理論指導對外文化工作,以科學制度保障對外文化工作,以科學方法推進對外文化工作,對外文化工作快速步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之路,構建中國特色的對外文化工作科學發展體系。
陳樺在致辭中說,福建地處海峽西岸,與台灣聯系緊密。福建省委、省政府把文化改革與發展擺在全省工作的重要位置,福建的文化產業發展規模及整體實力、文化體制改革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遺產保護、對外對台港澳文化交流等工作取得了新的可喜進展。她表示,福建省將按照文化部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外文化交流的統籌規劃,打造品牌,形成合力,健全完善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種方式運作、交流貿易並重”的工作協調機制,推動對外文化交流全面深入、可持續發展。福建將積極參與“央地合作”,促進閩港澳台民間文化交流與合作,擴大福建文化的影響力。
會議通報表揚了2011年度對外及對港澳台文化交流活動中取得突出成績的文化廳(局)。趙少華代表文化部向上海市文廣局、廣東省文化廳、浙江省文化廳、福建省文化廳、北京市文化局、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雲南省文化廳、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10家受表彰單位代表頒發了獲獎證書。
文化部外聯局局長侯湘華向大會作了工作報告,並通報了下一階段文化部對外文化重點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來自上海、廣東、青海、浙江、北京等省區市文化廳(局)的代表在會上介紹了工作經驗和體會。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各計劃單列市與其他特邀城市文化局相關負責人,文化部各有關司局及國家文物局、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負責人150余人出席會議。
| 上一篇: 《新清明上河圖》暨張弘抽象視覺藝術展開幕 |
| 下一篇: 李長春會見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