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圖片新聞
圖片新聞
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全面介紹文化改革發展情況和今年重點文化工作
發布時間:2014-02-25 09:06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李雪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4-02-25

  2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文化部部長蔡武(左)和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右)介紹2013年文化改革發展和2014年重點文化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中國文化報記者盧旭 攝

  中國文化報記者張曉楠報道:2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文化部部長蔡武和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介紹2013年文化改革發展情況和2014年重點文化工作,並就文化領域的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蔡武表示,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對推動文化改革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為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2013年,廣大文化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勇於實踐,推動文化建設又邁上了一個新台階。首先是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按照建設服務型、創新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要求,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深入進行文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對文藝創作生產的引導更加有力,推動了各個藝術門類的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步伐加快,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國城鄉文化惠民活動廣泛開展。文化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文化產業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文化與科技、金融、旅游等領域的合作向縱深發展,重大文化創業工程深入實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斷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搶救性保護、生產性保護、整體性保護全面展開。對外文化交流和對港澳台文化交流水平不斷提升。對港澳台文化交流持續深入,取得積極效果。

  蔡武指出,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一年。整個文化系統將繼續深入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扎實地推進文化改革發展。一是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機制創新,繼續推進文化行政部門的職能轉變,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動已轉制的文化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探索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組建理事會,加強文化領域各個行業組織和中介機構的建設。二是進一步推動文化事業的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抓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促進文化產業振興發展。要充分發揮國家藝術基金的引導作用,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藝術創造活力。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建立指標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權益的基本保障標准、基本技術服務標准和評價標准,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進一步加大對貧困落後地區的文化扶助。要推動文化惠民工程與群眾的需求對接,規范和推動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建立多層次的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支持小微文化企業和創業人才發展。進一步出台文化與金融合作的相關政策,推動文化產業園區、文化會展業轉型升級。三是構建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繼續開展可移動文物的普查,實施文物保護工程,開展古村落保護試點,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配套規章,評審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設施。四是不斷提高文化開放水平。堅持政府統籌、社會參與、官民並舉、市場運作,對外文化交流和對外文化貿易兩手抓,進一步創新“歡樂春節”等交流活動和品牌項目,進一步加快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的建設步伐,建立完善外向型的文化產業聚集區,進一步健全對港澳台文化交流的長效機制。

  在回答如何為文化企業減負、支持和扶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問題時,蔡武表示,文化企業的稅收問題是文化部在發展文化產業中高度重視的問題。2013年6月,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把文化部增補為成員單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鼓勵各種形式的小微文化企業的發展,這體現了對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重視。現在我國的稅制正在進行改革,在稅率稅制方面作出適合文化企業自身特點的制度安排,這方面已經有一些進展。國家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都適用於小微文化企業。有關方面正在共同起草制定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專項政策,如果順利的話,今年上半年就可以出台。文化部將繼續深化和金融機構的合作,積極協調財政部專項資金的支持,制定成長型小微文化企業的扶持計劃,通過一系列具體的推進措施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

  勵小捷發布文化遺產保護特別是文物保護方面的情況時說,2013年實施2224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保護項目,完成了6000余件(套)館藏珍貴文物的修復工作,這方面安排的中央專項資金達到70億元。博物館方面,目前全國共有博物館3866座,包括公立綜合博物館、行業博物館、民辦博物館,每年大約推出展覽2.2萬個,接待觀眾達5.6億人次,全國實行免費開放的博物館有2500個左右。在博物館實行免費開放的同時,全國31處世界文化遺產、24處大遺址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全部向公眾開放。此外,2013年3月,國務院核准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43處,七個批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數達到4295處。加上各省、市、縣人民政府陸續公布的一批新的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達到12萬余處。2013年還啟動了《文物保護法》修訂工作,今年年底前爭取完成修訂草案起草工作。

  近期,雲南的獨克宗古城和貴州報京侗寨相繼發生火災,給歷史文化古城鎮古村落的文物保護敲響了警鐘。對此,勵小捷表示,火災頻發確實成為目前文物安全中的第一大險情。從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責來說,重點是管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總結2013年以來若干次在古城裡發生的火災教訓,文物部門要以開放的心態,積極參與到古城古鎮整體的消防安全的工作布局中。為此,國家文物局正在做三項工作。第一,在河北、安徽、四川、雲南4個省擴大電氣火災防控試點。第二,近期將和公安部一起召開全國文物建筑消防工作會議,部署新形勢下,特別是面臨火災頻發的嚴重形勢下的文物消防工作。第三,組織指導10處古城古村落的文物消防規劃編制,確定100處文物保存豐富的古城、古鎮、古村落、古建筑群實施文物消防安全百項工程,這項工作在2014年要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