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圖片新聞
圖片新聞
國際文物修護學會培訓中心在故宮博物院成立
單霽翔同志與國際文物修護學會主席莎拉﹒斯坦尼福斯代表雙方簽署協議
發布時間:2015-09-21 12:44 來源: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 2015-09-21
    為提升我國及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亞太地區的文物修護業務水平和能力,故宮博物院與國際文物修護學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and Artistic Works,簡稱“IIC”)簽署合作協議,決定成立國際文物修護學會培訓中心,並於2015年9月20日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舉行簽約揭牌儀式及第一期培訓班開班典禮。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國際文物修護學會主席莎拉﹒斯坦尼福斯代表雙方簽署協議,並與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司司長林鄭月娥一起,為培訓中心揭幕。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宋紀蓉主持活動,國際文物修護學會名譽主席、美國蓋帝保護研究所杰瑞﹒博達尼,副主席大衛﹒桑德斯、米克爾﹒斯科夫,秘書長喬﹒科爾比,香港特別行政區康文署副署長吳志華,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乃恩等出席活動。
文化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與國際文物修護學會主席莎拉﹒斯坦尼福斯代表雙方簽署協議
文化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楊倩 攝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國際文物修護學會主席莎拉﹒斯坦尼福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司司長林鄭月娥為培訓中心揭幕
文化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楊倩 攝

    國際文物修護學會培訓中心的成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國際文物修護學會第一個,也是該組織唯一的一個國際培訓機構,將為我國乃至整個亞太地區培養國際化的保護修復人才,為全世界博物館與文物保護修復人員提供一個國際化修復技藝與保護研究的、高水准的交流平台,從而推動亞太地區乃至世界文物保護修復技術與研究事業的發展。

    國際文物修護學會培訓中心(英文簡稱“IIC-ITCC”),是2014年9月底故宮博物院在國際文物修護學會第25屆香港國際會議期間,與IIC進行協商並簽署框架協議後,共同成立的培訓機構,也是IIC首個在海外成立的文保培訓機構。它是雙方基於共同的宗旨、使命以及專業訴求而建立,並依托故宮博物院運行及管理的合作平台。培訓中心設於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通過管理委員會,及其下轄的學術與課程委員會和辦公室負責組織及管理。

    成立培訓中心的構思是由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率先提出。他希望加強中西方保護修復理論和科學實踐的交流,促進國內外文物保護修復理論與技術的合作與提高,在故宮博物院建立國家級文物藏品保護中心。

    憑借故宮博物院豐富的文物藏品、專業技術人才資源和先進完備的儀器設備,並借助IIC與國際資深文保專家和學者的聯系,培訓中心於2015年開始舉辦專題培訓班,以後每年舉辦一期。培訓班將以講課、個案研究、工作示范、小組討論與報告,以及實地考察等形式進行,讓學員認識文物保護的當代理論、規范和最佳的應用守則,亦會通過與來自不同機構和文化背景的學員和講師交流,使學員互相了解和分享他們所屬地區或文博機構的情況,針對各自的文保問題探索和制訂可行的解決方案。

    首屆培訓班於2015年9月20日至25日舉辦,以“科學的預防性保護”為主題,邀請來自中國、英國、美國、丹麥、加拿大的9位專家前來授課,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作第一講。在20名學員中,國內及包括港澳台地區文博界學員共11名,國際學員9名,分別來自埃及、墨西哥、希臘、澳大利亞、印度、英國等國家。本期培訓班將以開闊的國際視野、豐富的課程內容和多元的授課形式促進不同地區文物修護工作的業務交流,為國內外文物保護修復工作人員提供一個深化學習和拓展思路的平台。

    國際文物修護培訓中心的成立及第一期培訓班的開班,將為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保護修復事業揭開新的篇章。故宮博物院期望通過一系列培訓交流,促進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界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廣泛傳播文保專業知識﹔積極培養文保人才,尤其重點培養亞太地區的文保人才﹔探討及解決業內共同面對的文物保護課題﹔創建業內的聯系網絡,以鼓勵深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