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文物保護與傳承科技創新戰略規劃專家咨詢會在京召開
發布時間:2020-08-28 13:14
來源:國家文物局微信公眾號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國家文物局微信公眾號 2020-08-28
8月26日,文物保護與傳承科技創新戰略規劃專家咨詢會在京召開,文物保護與傳承科技創新戰略規劃總召集人、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清華大學金國藩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柴之芳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庄文穎院士,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王浩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包信和院士,西北大學張宏福院士,中冶建筑研究總院岳清瑞院士等專家出席會議。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等相關負責人及相關國內文博界、科技界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文物保護和傳承離不開科技。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地考察時,都特別強調文物保護。2019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考察座談時提出,“文物保護一定要靠科技”,要“運用先進技術加強文物保護和研究”,為做好文物科技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引。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我國文物事業發展、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文物保護與傳承作為子領域,納入“十四五”城鎮化與城市發展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的總體部署。
據了解,專項規劃聚焦文物保護與傳承領域的“防、保、研、管、用”五個方面的典型應用場景,以解決重大科學問題、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培育文理融合創新能力為重點,在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關鍵技術研發、工程示范應用、創新平台建設四個層面,全面提升科學技術對文物保護與傳承領域發展的支撐作用。通過全鏈條創新設計、系統部署和重點突破,著力提升文物保護和傳承子領域科技支撐能力,開創我國文物保護和傳承子領域科技創新工作新局面,推動建設文化遺產強國。
會上,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總體部署,規劃戰略研究執筆組負責人匯報了文物保護與傳承子領域戰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文物劣化機理與環境作用機制,文物保護材料作用機制,古代工藝重建,文物產地溯源,考古遺址痕量遺存識別方法,文物病害診斷,文物保護功能性材料和結構替代材料,文物本體穩定化處理,考古探測技術,文物重大風險防控,文物保護科技人才培養以及文物知識挖掘與展示傳播等方面積極討論發言、建言獻策,對專項規劃編制的階段成果予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