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文化和旅游部召開2020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 
復工復產復業有序推進 雙節繼續限量預約錯峰
發布時間:2020-09-28 18:56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0-09-28
  9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召開2020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文化和旅游復工復產復業情況及國慶中秋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場情況。今年國慶和中秋雙節重疊,全國旅游景區將迎來一個旅游接待高峰。文化和旅游部將進一步貫徹落實旅游景區“限量、預約、錯峰”開放的要求,統籌做好景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各項工作,按照“強化預警提示、開展督促檢查、持續跟蹤監測”的總體思路,重點做好實名預約制度、強化預警提示、開展督促檢查等工作。
  復工復產復業持續向好
  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主持工作的副司長單鋼新表示,按照文化和旅游部黨組的部署安排,旅游景區、度假區、鄉村旅游復工復產復業有序推進,行業恢復發展呈現積極向好的態勢。旅游景區方面,據測算,第二季度,全國A級旅游景區游客接待量環比增長158.7%,收入環比增長131.7%﹔第三季度,全國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人數達到去年同期的七成左右,一些地方旅游景區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旅游度假區方面,據測算,第二季度,全國旅游度假區接待游客環比增長247.7%,收入環比上漲144.6%﹔7至8月,全國旅游度假區全部恢復開放,接待人次和收入恢復到去年的九成左右。鄉村旅游方面,據測算,第二季度,全國鄉村旅游接待游客環比增長106.3%,總收入環比增長148.8%﹔7至8月全國鄉村旅游接待人次和總收入都已恢復到往年同期的九成多水平,從業人員數量基本達到去年同期水平。
  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副司長馬峰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文化和旅游部堅持一手抓企業紓困,一手抓創新發展,積極推動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恢復重振。產業發展司從三方面開展了相關工作。一是積極爭取對文化和旅游企業的紓困政策。疫情發生以來,加強與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溝通協作,推動財政、稅收、社保、金融等各項紓困惠企政策將文化和旅游行業納入支持重點。二是指導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門用足用好政策,推動各項紓困措施直達基層、直接惠及市場主體。三是引導和推動產業創新發展。下一步,產業發展司將既立足當前,聚焦企業紓困,推動政策落地,增強企業信心,促進產業復蘇﹔也著眼長遠,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驅動,以文化創意、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推動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新業態新消費新模式,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副司長李健介紹,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們堅持一手抓文化和旅游市場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復業,目前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市場發展趨勢向好,行業信心進一步提振。文化市場方面,線下線上齊頭並進。截至9月24日,全國共開放劇場1162家,佔總數的53.87%﹔上網服務場所恢復營業7.91萬家,復業率67.79%﹔歌舞娛樂場所恢復營業4.81萬家,復業率為94.23%﹔游藝娛樂場所恢復營業0.51萬家,復業率為32.76%。與此同時,網絡文化市場逆勢上揚。2020年上半年,全國網絡表演經營單位營業收入427.3億元,同比增長34.11%﹔網絡音樂經營單位營業收入87.5億元,同比增長18.88%。旅游市場方面,跨省游和省內游同步發力。截至9月中旬,全國已復工復業旅行社為29694家,佔全國現有旅行社總量的75.72%,團隊旅游業務已恢復至去年同期40%左右﹔在線旅游企業訂單顯著增加,業務總體恢復至去年同期四成左右﹔星級飯店業務加快恢復,復業率達91%。
  周密准備迎接國慶中秋旅游高峰
  談及國慶中秋假日市場工作情況,李健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將採取五個方面的措施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假日市場工作:一是加強假日市場工作的安排部署,二是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聯動,三是加強對市場秩序的監督檢查,四是加強對行業態勢的動態監測,五是加強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
  針對雙節旅游景區工作,單鋼新介紹,文化和旅游部將進一步貫徹落實旅游景區“限量、預約、錯峰”開放的要求,統籌做好景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各項工作,按照“強化預警提示、開展督促檢查、持續跟蹤監測”的總體思路,重點做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落實預約制度,引導游客間隔入園、錯峰旅游,將流量管控的關口前置﹔二是強化預警提示,加強景區外部游客疏導,提前做好人員分流﹔三是開展督促檢查,推動各地旅游景區認真貫徹中央部署,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切實做好“控流量、防聚集”各項任務,提升景區服務管理水平,為迎接假日旅游高峰做好充分准備。
  關於國慶中秋文化和旅游市場的產品供給,單鋼新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將堅持以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為著力點,進一步豐富優質的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旅游景區,要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重點抓好有序開放、預約旅游﹔鄉村旅游,重點是做好提振信心和宣傳推廣﹔度假休閑旅游,重點是做好產品供給與消費引導。
  持續推動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推動鄉村旅游和民宿高質量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方面,單鋼新表示,要抓好政策落實,今年為應對疫情影響,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黨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對鄉村旅游的紓困扶持政策,我們將指導鄉村旅游行業主體用好、用足這些措施,做好相關財稅政策落實、支持鄉村旅游中小微企業貸款貼息等工作。要推進項目落地,今年以來,我們會同財務司協調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大對貧困地區中央預算內投資的傾斜支持,共安排“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旅游項目327個,目前已下達資金32億元,數量和資金都佔到今年文化旅游提升工程旅游項目總量的90%以上,有效推動了貧困地區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要做好人才培訓,今年通過“鄉村旅游面對面”直播課堂開展了35期直播課程,培訓規模超過45萬人次。
  談及中小微文化和旅游企業普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馬峰表示,文化和旅游部主要從四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對接用好各類紓困惠企政策,組織各地爭取再貸款再貼現貨幣政策工具、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政策支持。二是深化政銀合作加大金融支持,幫助文化和旅游企業緩解資金壓力。三是積極舉辦各類投融資對接活動,為文化和旅游企業創造便捷融資渠道。四是以示范創建為抓手促進紓困復產。下一步,將著力完善文化和旅游產業投融資服務體系,鼓勵全國有條件的地區設立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務中心,並依托各類投融資服務平台,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常態化、品牌化的投融資對接交流活動,建立多渠道、線上線下並舉的文化和旅游產業投融資輔導推介機制,做好產業項目服務,助力復工復產復業。
  在培育文旅產業新型業態、促進數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馬峰介紹,我們將把握數字文旅產業發展機遇,加快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釋放數字化對產業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培育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新型業態,促進數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快推進文化和旅游資源數字化,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價值內容與數字技術的新形式新要素結合好,讓文旅資源“活起來”。二是促進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上雲、用數、賦智”,運用大數據、短視頻、直播、虛擬現實等手段,創新文旅消費場景,發展夜間文旅經濟,引導和培育網絡消費、定制消費、智能消費等消費新熱點新模式。三是發揮互聯網平台的賦能和效益提升作用,豐富數字文旅產品供給,推動文旅產品上線上網,鼓勵各類互聯網平台開發文旅功能和產品,支持有條件的文化和旅游企業平台化拓展。四是構建數字文旅產業生態,打好產業鏈“建鏈、補鏈、延鏈、強鏈”組合拳,用好新型基礎設施,打造智慧旅游目的地。對新業態、新模式堅持“包容審慎、鼓勵創新”的態度,在嚴守安全底線的前提下留足發展空間。(王洋 唐伯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