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偉的布達拉宮巍然矗立,吸引人們深入了解西藏的人文與歷史﹔壯麗的雅魯藏布大峽谷蜿蜒曲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神往﹔美麗的納木錯宛如明珠,迎接八方來客……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文化和旅游發展亮點紛呈。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扎實推進對口援藏工作,為雪域高原的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文化和旅游部一直高度重視對口援藏工作。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成立扶貧和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2020年進行調整充實、加強組織領導。2020年11月,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對口援藏工作會議在拉薩召開,總結近年來對口援藏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簽訂相關合作協議。一系列務實舉措,將文化和旅游對口援藏工作落到實處。
文化和旅游部系統派出一批批援藏干部,他們發揚“老西藏”精神,像格桑花一樣扎根雪域高原,將青春奉獻給西藏文化和旅游事業。
文化和旅游部援藏干部李隆輝今年5月到西藏自治區旅游發展廳工作,他深入參與了西藏自駕游、鄉村旅游、冰雪旅游相關調研和規劃編制等工作。“我母親長期在一所高校的旅游學院任教,這次我到西藏工作時,她生病住院了。援藏是我們年輕一代旅游人的光榮使命,我相信,母親一定是支持我的。”李隆輝說,作為一名青年學者和援藏干部,他將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在西藏旅游發展的智力、理論支持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重點做好318國道、219國道旅游線路以及自駕游數據中心等研究課題。
文化和旅游部還積極推動規劃援藏、項目援藏、品牌援藏、宣傳推廣援藏和人才培訓援藏等,全方位促進西藏旅游業發展,為援藏工作交出優異答卷。
規劃援藏方面,文化和旅游部先後支持西藏編制“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岡底斯國際旅游合作區建設總體規劃等,協調有關單位免費為西藏數十個村編制旅游規劃,助力西藏貧困村梳理旅游資源、明確發展思路、搭建合作渠道。項目援藏方面,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大對西藏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支持力度,有效補齊西藏地區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品牌援藏方面,先後支持林芝巴鬆措景區、日喀則扎什倫布寺景區、雅魯藏布大峽谷景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支持林芝魯朗小鎮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等,創建一批優質旅游品牌。宣傳推廣援藏方面,策劃推出“三區三州”旅游大環線品牌,打造“滇藏茶馬古道尋蹤線”“青藏天路風情體驗線”等精品旅游線路,指導西藏自治區旅游發展廳等部門成立大環線宣傳推廣聯盟等,提升西藏旅游資源和產品知名度影響力。人才培訓援藏方面,多次舉辦鄉村旅游、旅游扶貧村干部和帶頭人培訓班,提升當地鄉村旅游帶頭人的專業技能。
此外,自2003年起,原國家旅游局組織內地優秀外語(小語種)導游進藏工作,面向入境游客提供導游服務,加強當地導游傳幫帶。截至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已連續組織17批次近千名優秀外語(小語種)導游進藏,累計接待入境旅游團隊上萬個,帶團總天數超過8萬天。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法語導游蔡晶曾參加援藏工作,帶領海內外游客在西藏參觀旅游,講解西藏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帶游客了解西藏多年來的變化,展現新西藏形象。“把青春奉獻給這片聖土,為西藏旅游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蔡晶說。
今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組織的2021年“訂單式”人才援藏專家團隊抵達拉薩開展工作。“訂單式”人才援藏項目是文化和旅游部創新援藏方式,堅持“輸血”與“造血”並重,讓援藏工作更加精准有效的具體做法,包括根據西藏人才訂單需求,選派專業技術人員赴藏指導和由西藏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到北京跟班學習兩方面內容。2018年至今,文化和旅游部共選派了38名專業技術人員進藏工作,為西藏文化和旅游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
一系列援藏舉措,切實帶動西藏文化和旅游事業發展。據了解,“十三五”期間,西藏累計接待國內外旅游者15763.2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125.96億元,旅游經濟在全區國民經濟總收入中佔比達33.3%。西藏自治區旅游發展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西藏將在“十四五”末力爭實現年接待旅游者6100萬人次、旅游收入640億元、旅游業直接或間接就業人數達到60萬人的目標,早日建成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趙騰澤 唐伯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