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談會召開
發布時間:2021-12-21 20:05
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2021-12-21
12月21日,中國藝術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談會在京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劉新成,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張江、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廖奔出席會議並發言。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盧映川出席會議。
攝影:陳曦
劉新成指出,文化文藝工作是培根鑄魂的工作。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專家學者潛心研究、深入實踐,不斷推動藝術與人文教育發展,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專業人才。當前,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中國藝術研究院要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強化全局意識,主動擔起重任,總結黨的百年奮斗在文化藝術方面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要繼承前輩學人孜孜不倦的治學精神,不忘初心使命,銳意開拓進取,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藝術家、文藝理論家、文藝批評家,為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藝術事業、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保駕護航。
胡和平強調,中國藝術研究院成立70年來,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發展方向,致力構建中國特色藝術研究體系,堅持立德樹人、培根鑄魂,堅持保護傳承藝術領域文化遺產,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繁榮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下一步,中國藝術研究院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特別是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努力擔當作為。要加強理論研究、應用研究、實證研究和文藝評論,不斷提升藝術科研能力。要辦好教育,推動實踐,培育理論功底好、思想覺悟高、藝術修養深、實踐能力強的優秀文藝人才。要著力提升非遺保護傳承能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秉承優良傳統、堅守人民立場、堅持守正創新、緊扣時代脈搏,為推動文藝繁榮、鑄就文藝“高峰”,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藝術研究院是在20世紀50年代組建的中國戲曲研究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和民族美術研究所的基礎上逐步合並擴充建立的,1951年中國藝術研究院前身中國戲曲研究院成立,毛澤東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並題寫院名。中國藝術研究院匯集了梅蘭芳、程硯秋、張庚、郭漢城、黃賓虹、王朝聞、楊蔭瀏、馮其庸、李希凡、周汝昌、吳曉邦、葛一虹、陸梅林等一大批卓有建樹、享有極高聲譽的著名學者和藝術家。經過幾代學人不懈努力,中國藝術研究院已發展成為一所集藝術研究與評論、藝術教育、藝術創作、非遺保護、文化藝術智庫、文化藝術國際交流與合作於一體的國家級綜合性學術機構。
會上,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韓子勇介紹有關工作情況。文化和旅游部直屬單位代表,中國藝術研究院專家、學者、藝術家代表,高校嘉賓代表作交流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