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政策解讀
政策解讀
文化部負責人就“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答記者問
發布時間:2017-02-23 09:33 來源:新聞通稿 編輯:易碩
信息來源:新聞通稿 2017-02-23

    中國文化報記者黎宏河報道:近日,文化部正式發布了《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的總體思路、目標和任務。文化部負責人就有關問題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問:文化部“十三五”規劃的重大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文化部“十三五”規劃是指導“十三五”時期文化系統發展改革工作的總體規劃,是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的具體體現,系統地闡明了“十三五”時期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目標方向、主要任務、重要舉措等。規劃編制從前期研究、專題調研到文本起草、征求意見,歷經兩年多時間,匯集了各方智慧和力量。規劃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貫徹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對文化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高度,將文化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等發表重要講話。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增加文化自覺,加快文化改革發展。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全黨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些都為今後一段時期文化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文化部“十三五”規劃深入貫徹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貫穿於“十三五”文化建設各領域以及目標、任務、舉措等各方面,切實把中央精神系統地轉化為推動“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的科學思路和扎實舉措,號召文化系統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為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獻計出力。

    二是開啟了全面落實文化小康建設各項任務的新征程。文化部“十三五”規劃是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緊密銜接的五年規劃。全面小康是“五位一體”的小康,人民群眾不僅要擁有殷實的物質生活,也要享受富足的精神文化生活,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文化部“十三五”規劃在編制過程中,廣泛征集各部門和社會各界意見,規劃反映了人民群眾對於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凝聚了文化系統和全社會共建文化小康的強烈意願。經過深入研究和嚴密論證,規劃所確定的“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的一項項目標和任務,既具有前瞻性、指導性,又具有科學性、可操作性,匯成了文化小康的美好藍圖。規劃必將凝聚起最廣泛的文化力量,推動全社會共同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邁進。

    三是描繪了新形勢下文化發展改革的路線圖和任務書。“十三五”時期文化建設面臨著更加復雜的形勢和環境,充滿了機遇和挑戰。從國內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三大戰略”加快推進,高新技術迅猛發展,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更加旺盛。從國際看,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文化在國際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綜合國力競爭更加激烈。所謂謀定而後動,文化部“十三五”規劃是基於新形勢新任務所作出的戰略謀劃和科學決策,具有鮮明的引領和導向作用,為今後一段時期文化建設指引了方向。規劃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和重大政策為推進文化發展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撐,為破解制約文化發展的深層次、關鍵性問題提供了路徑選擇。同時,規劃也進一步厘清了政府與市場、與社會的關系,有利於深化文化行政部門職能轉變,進一步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

    問:“十三五”時期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是什麼,有哪些重點任務?

    答:“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時期。文化建設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全面完成文化小康建設各項任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價值引領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十三五”時期文化建設,必須堅持正確方向,加強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始終貫徹“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工作導向,發揮人民主體作用,努力利民惠民。必須堅持改革創新,積極探索有利於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新舉措、新途徑,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必須堅持科學發展,加快轉變文化發展方式,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必須堅持傳承弘揚,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必須堅持開放包容,吸收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力爭到2020年,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國家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提高。為此,我們確定了十大戰略任務:

    一是著力促進文學藝術繁榮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聚焦中國夢時代主題,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脈,以創新為動力,推出更多無愧於民族、無愧於時代的文藝精品。

    二是著力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心下移、共建共享,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加強效能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

    三是著力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堅持立足於保、保用結合,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深入挖掘和系統闡發文物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四是著力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進一步完善保護制度,增強傳承活力,振興中國傳統工藝,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現代生活。

    五是著力推動文化產業優化升級,發展骨干文化企業和創意文化產業,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使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六是著力建設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健全以內容監管為重點、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文化市場事中事後監管體系,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推動文化市場成為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主渠道。

    七是著力提高文化開放水平,堅持政府統籌、社會參與、官民並舉、市場運作,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傳播和貿易,更好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八是著力提升文化科技支撐水平,增強文化領域自主創新能力,促進文化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提升文化領域技術裝備水平,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向縱深發展。

    九是著力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文化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十是著力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造就高層次領軍人物和青年拔尖人才,夯實基層文化人才隊伍,為文化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廣泛的智力支持。

    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是貧困地區,國家正在大力實施扶貧攻堅戰略。“十三五”時期,如何進一步加強貧困地區文化建設?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文化扶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實際情況來看,貧困地區文化建設基礎條件差、歷史欠賬多、發展程度低等問題突出,不僅影響了貧困地區人口文化素質的提高,也制約了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可以說,實現文化小康,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貧困地區。“十三五”時期,我們將把貧困地區文化建設作為最重要的任務,按照國家扶貧攻堅的戰略部署,進一步加大貧困地區文化發展的支持幫扶力度,打贏文化扶貧攻堅戰,讓貧困地區同步實現文化小康。

    一是加強貧困地區文化建設的頂層設計和資源統籌。把貧困地區文化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從國家戰略層面加強頂層設計。目前已經出台了《“十三五”時期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綱要》,即將出台《關於加強邊境地區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此外還要在各類專項規劃中對貧困地區文化建設作出針對性部署,策劃一批具有較高含金量、較強操作性的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將文化扶貧納入行業扶貧、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定點扶貧工作內容,通過對口支援、合作共建等形式,建立與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結對幫扶機制。深入實施文化扶貧項目,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實現“一縣一策”、精准扶貧。

    二是加快推進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貧困地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和資源建設,補齊短板、兜好底線,讓貧困地區人民群眾有更多的文化獲得感。對貧困地區未建成或未達標的縣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進行新建或改擴建,推動貧困地區普遍建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貧困地區每個縣配備流動文化車,因地制宜開展流動文化服務。加大貧困地區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在貧困地區持續實施文化惠民項目。組織文藝工作者赴貧困地區開展採風創作、惠民演出和結對幫扶,豐富貧困地區群眾文化生活。加強貧困地區公共數字文化平台建設、內容建設和服務推廣,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三是扶持貧困地區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支持貧困地區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和自身特色,規劃實施一批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產業項目,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培育特色文化企業、產品和品牌。持續推進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建設,支持在邊疆、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建設具有富民效應和示范效應的文化產業集聚區。把產業發展和群眾脫貧緊密結合起來,積極鼓勵貧困地區發掘利用自身文化資源,在傳統工藝振興、文化旅游等方面找准切入點,形成特色發展優勢,促進群眾就業增收。

    四是加強貧困地區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文化扶貧關鍵還是要培育貧困地區文化發展造血功能,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至關重要。“十三五”時期,將加大對貧困地區各類文化人才的培養和培訓。深入實施“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文化工作者專項,每年選派1.9萬名優秀文化工作者到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開展服務,每年為“三區”培養1500名急需緊缺的文化工作者。加大對貧困地區基層文化專干和業余文化骨干的培訓,壯大基層公共文化隊伍。發現和培養願意扎根貧困地區的鄉土文化能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為他們提供培訓和創業機會。

    問:“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將更加注重質量,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率型轉變。請問在文化領域,如何進一步提高文化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答:“十二五”時期,我國文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各項基礎不斷夯實。“十三五”時期,文化建設面臨著新的形勢,要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多層次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文化軟實力,就必須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提高文化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把文化建設推向新的更高層次。

    一是實施文藝精品戰略,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昂揚向上、多姿多彩、怡養情懷的精神食糧。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文藝工作的中心環節,努力創作生產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藝作品,努力攀登藝術高峰。尊重藝術創作規律,加強藝術創作規劃和資源統籌,實施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抓好現實題材、愛國主義題材、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青少年題材、軍事題材等的創作生產。推動傳統戲曲和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培育有利於民族藝術活起來、傳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環境。發揮國家藝術基金引導作用。推動舞台藝術和美術領域作品量質齊升。加強對藝術精品的傳播推廣,促進優秀文藝作品多渠道傳輸、多平台展示、多終端推送,擴大優秀作品的知名度和觀眾覆蓋面。

    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促進公共文化供給和群眾需求有效對接。深入推進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提升免費開放服務水平,拓展群眾文化參與的廣度和深度。推進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提高優質數字文化資源供給能力。建立群眾文化需求反饋機制,推廣“菜單式”服務模式,變“政府端菜”為“群眾點菜”,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社會化參與。建立健全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機制,豐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建立以效能為導向的評價激勵機制,研究制定公眾參與度和群眾滿意度指標,開展常態化的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評估。

    三是提高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水平,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擁有更多的傳承載體、傳播渠道和傳習人群。在文物保護方面,推動文物保護由搶救性保護為主向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並重轉變,由注重文物本體保護向文物本體與周邊環境、文化生態的整體保護轉變。發揮文物資源在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大力開發文博創意產品,進一步拓展文物利用綜合效益。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進一步鞏固搶救保護成果,提高保護傳承水平。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扶持力度,幫助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提高文化藝術素養、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振興中國傳統工藝。讓文化遺產活起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四是促進文化產業優化升級,提高文化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推進文化產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努力實現更高層次的供需平衡。促進傳統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動漫、游戲、創意設計、網絡文化等新型文化業態,推動“互聯網+”對傳統文化產業領域的整合。落實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部署,加快發展以文化創意為核心,依托數字技術進行創作、生產、傳播和服務的數字文化產業。加強文化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商業模式創新。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催生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滿足新需求。促進文化與其他領域有機融合,提升產業鏈整體發展水平和創新創意能力。支持各地採取各種措施促進文化消費,營造文化消費環境,拓展文化消費空間,建立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的長效機制。同時,要加強文化市場監管,促進文化市場健康發展。

    五是進一步提高文化開放水平,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創新對外文化交流、傳播和貿易方式,形成更加完備的多渠道、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和對港澳台文化交流格局。在官方交流的同時,鼓勵開展豐富多樣的民間文化交流,更多通過市場化、商業化的方式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民心相通,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問:文化部“十三五”規劃提出了一系列發展目標和任務,請問將從哪些方面採取措施,確保規劃得到落實?

    答:規劃不能隻挂在牆上,必須落地生根。文化部“十三五”規劃的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為了推動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實現,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加強文化財政保障。進一步健全文化財政保障機制,加大文化建設投入力度。科學劃分各級政府文化事權與支出責任,推動各級財政轉移支付不斷向精准投入轉變。推動財政進一步優化完善轉移支付機制,重點向貧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傾斜。加大政府性基金與一般公共預算的統籌力度,通過政府購買、項目補貼、定向資助、貸款貼息等多種手段引導和激勵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建設,建立多元文化投入機制。建立健全財政資金監督管理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二是深化政府職能轉變。深入推進文化行政部門的管理與服務創新,圍繞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科技等手段提高行政效能和行動能力。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促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三管齊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營造環境、完善機制方面,引導文化資源合理配置,避免政府缺位、越位。堅持依法治文,加快推進重點立法,及時修訂文化領域法律法規,為規劃實施提供法制保障。

    三是完善規劃實施機制。規劃發布後,文化部將制定規劃實施方案,在落細、落實上下功夫,明確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的責任主體和進度安排,明確重大政策的推進措施。同時,結合文化部年度工作安排,制定規劃年度執行計劃,對重要指標、重大工程項目的完成情況進行跟蹤分析,確保各項工作高效推進。定期開展督查調研,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強化部門之間、部門和地方之間的協調配合,提高規劃實施的系統性和協同性。

    此外,文化部將積極推動各級黨委和政府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列入各級政府效能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體系,做到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同部署、同落實。文化文物系統各單位、各部門將認真貫徹本規劃,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確保到“十三五”末如期實現文化發展改革各項任務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