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
關於共同推動保護阿富汗文化遺產的倡議書
發布時間:2021-11-25 09:02 來源:故宮博物院 編輯:李曉霞
信息來源:故宮博物院 2021-11-25

  1972年11月23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在巴黎簽署,開啟了全世界共同保護人類瑰寶的歷程。今天,守護古代文明需要團結協作的理念已成為全人類的集體共識。簽署公約的締約國,在充分尊重所在國主權的前提下,“承認這類遺產是世界遺產的一部分,因此,整個國際社會有責任合作予以保護”。該公約生效後在國際領域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近半個世紀以來,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為踐行公約精神,故宮文化遺產的測繪制檔、整體維修等項目陸續開展,所取得的成果離不開國際社會的監督與幫助。在重溫《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精神的日子,故宮博物院王旭東院長特別邀請21位國內外知名學者共同發出公開倡議,攜手呼吁阿富汗加大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以此為守護世界重要文化遺產貢獻一份力量。

  作為絲綢之路上重要文明古國,阿富汗不僅擁有著名的巴米揚文化景觀和賈姆宣禮塔等世界文化遺產,也珍藏著數量巨大的象征東西方文明交流的古老文物。這些珍貴的文物遺跡見證了阿富汗文明的發展,以及兩千年以來絲綢之路上生生不息的文化交融、文明互鑒,是阿富汗人民、亞洲人民乃至全人類的共同精神財富。保護它們,永遠是阿富汗人民和全世界共同的職責。

  中阿兩國自古以來睦鄰友好,互通往來。同為絲綢之路上的文明古國,雙方在外交和商貿上保持著長久穩健的關系,文化交流也同樣生生不息、源遠流長。2017年3月,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巴克特裡亞寶藏”文物展覽引進中國並在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成都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等八地九家中國文博單位展出,觀展人數達數百萬,加深了國人對於阿富汗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成果的進一步了解。

  在阿富汗國內局勢發生重大變化之際,本次倡議致力於更好地保護阿富汗的文化遺產,增強全世界對阿富汗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工作的關注,進一步促進阿富汗與世界各國在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領域的國際合作,讓世界遺產能夠作為人類文明的無價見證永世留存。

 

序號

姓名

機構名

職務

1

艾蓮娜?阿芙羅密多

北京大學希臘學中心

教授

2

裴基同

國際博物館協會亞太地區

主席

3

瓦爾加﹒貝內德克

匈牙利國家博物館-塞麥爾維斯醫學史博物館和圖書館

館長

4

斯蒂芬﹒伯格

德國波恩藝術博物館

館長

5

喬﹒克裡白

河北師范大學

客座教授

6

段曉明

湖南省博物館

館長

7

龔良

南京博物院

院長

8

伊瑪什﹒哈吉耶夫

阿塞拜疆國立巴庫大學哈薩克分校

藝術博士、副教授

9

井上隆史

日本東京藝術大學

特任教授

10

樂仲迪

美國紐約大學古代世界研究所

博士

11

林梅村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教授

12

安東尼﹒朗

英國杜倫大學

代理校長

13

前田耕作

日本東京藝術大學

客座教授

14

宮廻正明

日本東京藝術大學

榮譽教授、項目教授、創新中心基地“文化共享”組研究員

15

杰布雷爾﹒諾坎德

伊朗國家博物館

館長

16

阿萊克斯﹒內格雷斯

美國弗吉尼亞美術館

館長

17

蘇伯民

敦煌研究院

院長

18

海瑟﹒威爾斯

英國牛津大學

教授

19

王春法

中國國家博物館

館長

20

王旭東

故宮博物院

院長

21

許杰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館長

22

楊志剛

上海博物館

館長

(簽署人按照英文姓氏字母順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