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
歌舞劇《貓神在故宮》首演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發布時間:2023-12-22 09:08 來源:故宮博物院 編輯:李曉霞
信息來源:故宮博物院 2023-12-22

  “用貓的視角看故宮”“讓文物活在觀眾們的心裡”。12月20日,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故宮博物院共同出品的歌舞劇《貓神在故宮》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該劇將於12月23日在中國兒童劇場首演。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副院長王躍工,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馮俐,副院長趙寒冰,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曉鬆和《貓神在故宮》劇組主創、演員出席發布會。發布會由馮俐院長主持。


  今年6月,兩家單位圍繞劇目創排、品牌打造、文創產品開發等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出品《貓神在故宮》是落實戰略合作協議的首個重要成果。發布會上,王躍工副院長表示,故宮博物院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肩負著面向社會進行文化傳播的職責。少年兒童是博物館公共教育的重點服務對象,需要文化的滋養。希望通過歌舞劇這樣的方式,更好地向少年兒童傳播了文物保護和傳承的意義和價值,培養他們的文化使命感。《貓神在故宮》是對故宮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積極實踐,它讓文物“活”起來,讓歷史和文物說話,讓藏品“觸手可及”,讓文化自信變得可知可感。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貓神在故宮》編劇馮俐表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一直是中國兒藝作為國家院團的責任和擔當。《貓神在故宮》是一部真正的“文物活化”的作品,它不僅會讓文物活在觀眾的眼前,也會讓文物真正地活在觀眾的心裡。通過這部作品,可以喚起孩子們對故宮的好奇和想象,從而將遙遠、陌生的歷史變得有溫度、有情感,為孩子們打開一扇走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門。未來,這部作品有望形成國際版,帶著這座蘊含東方文化寶藏的宮殿走向世界,讓世界觀眾產生對中華文明的旖旎想象和無限向往。

  歌舞劇《貓神在故宮》改編自同名繪本,是一個透過貓的視角講述的關於友愛與陪伴、記憶與歷史、生命與永恆的童話。一隻紫禁城裡名叫“寶貝兒”的小貓,因為它對它的人類伙伴的深深眷戀,經由一個奇特的機緣,得以穿越數百年時光回到曾經的紫禁城,成了名叫“小東西”的小貓。此時的紫禁城已經成了故宮博物院。通過在故宮裡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小東西不僅找到了心的歸屬,更成為真正的四爪侍衛,成為故宮的守護者。